举例而言,天灾发生时,不可把人员撤离至集中的避难中心,以免人潮拥挤,徒增传染病毒的风险。
“人们为了挽救生命,试图到学校避难。到5月14日为止,有1.7万人找到了庇护所”。
这是他与加沙堂区团体自2023年10月9日起保持联系的方式,那里有超过600名基督徒和穆斯林躲在圣堂和学校内避难。不起眼却有力的举措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通话,却是温暖的时刻。
望爱村天主堂改名圣若瑟堂源于一个典故:民国十五年,冯玉祥部途经望爱村,村里几个有钱的土财主组织地方武装进行武力阻扰,一气之下的冯玉祥命令部队架起打炮,炮轰容留村民避难的天主堂教堂。
1937年,日军攻占正定后,时任正定教区主教的文致和主教及另外8位外籍神父教友,为保护在教堂避难的当地妇女免遭污辱,被日寇残忍地杀死焚尸于正定凌霄塔下。
默哀过程中,奥巴马诵读《圣经》中关于避难和力量的圣咏第46章,并说到:上帝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315座村庄、4,640所住房、252所圣堂、13所学校被毁;120人被杀;54,000人沦为难民;数以千计的家庭逃到原始森林中求生;部分人在政府的临时难民营里避难。
但是,内战爆发后,他们多半逃离家园,许多人逃往亚美尼亚避难。在所谓的「伊斯兰国」武装组织掌控伊拉克和叙利亚大部分领土时,基督徒惨遭迫害,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贝杜瓦扬神父并非当地首位遇害的神父。
教宗提醒道:“展望未来应避免在未来寻求避难的诱惑,不要安于现状;不要总是个拖延、因循守旧者;不要生活在反复的‘自我麻痹中’;不要得过且过让时光悄悄流逝。”
枢机说:“我看见人们离开自己的家,告诉我很多人在宗教场所避难。他们的生活、睡觉、吃饭都在基督徒团体里解决。⋯⋯他们完全不愿意回自己家去,因为他们的房舍早就在战争中受损,一点也不安全,恐怕随时会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