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世旺)山东益都教区双目失明的高继春教友,愿倾其一生积蓄,为家乡主持建造一座圣堂,他的感人事迹曾在本报2001年7月1日予以报导,并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
那一年的12月9日,皈依基督信仰的印第安人胡安前往特佩亚的一座小山上的方济各会的圣堂。
这是北朝鲜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未来朝鲜半岛南北方还将进行最大程度的宗教交流。韩国天主教会代表团将定期应邀前往北朝鲜在天主教的重大瞻礼期间主持弥撒圣祭。
汽车火车呼啸而过,旅客静眼看到的是,一座座气势宏伟神圣而漂亮的大教堂。这些漂亮的大教堂彰显了陕西教会的活力,更显示出了陕西社会政通人和,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
此次朝圣之旅中,参观了位于厦门地区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堂——鼓浪屿天主堂,并在当地教友的陪同参观、讲解中对厦门教区以及鼓浪屿天主堂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了解。
《游记》记录景教盛况:“北京有大堂一座,有一位总主教,杭州府有大堂一座,亦有一位总主教,甘州(今甘肃张掖)有三座大堂,宁夏也有三座大堂,均宏伟壮丽,河间府(河北)有一座大堂,镇江府有二座大堂,为镇江知府马薛里吉思所建造
清顺治七年(1650年),天主教方济各会的西班牙神父嘉伯乐来到济南,在西门内将军庙街购地13.6亩,主持建造了一座从结构布局到外观造型均为西方教堂模式的天主堂,为济南近代建筑活动最早的记录。
每一座新教堂的落成,我们都应当感谢天主。教会之爱、基督之爱,每个教友之爱都来自天主。爱是奉献,爱是牺牲,教会是爱的团体。一座有形可见的外在圣殿可以很容易建成,但是要建成每个人内心的圣殿却不容易。
佘山圣地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区,茂林修竹,山峦叠嶂,瑞气朦胧,绿树环山,百年高龄的香樟树置身路旁在迎接着我们,登上122级台阶到达中山,这里有一座教堂,堂身的一幅对联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解放前,由外方传教士在土养槽深山老林之中建了一座土坯教堂,解放后作为他用,一直到1994年才易地在槽口重建一座砖木结构的教堂,1995年落成使用,由于多年来白蚁成灾,损坏了教堂,只好推倒在原地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