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后的第八个年头,太姥爷身患重病不治而亡,留下太姥姥和三个女儿,大女儿懵懂之年,二女儿蹒跚学步,还有一个尚在襁褓的三女儿。都说天下第一可怜人是孤儿寡妇,太姥姥的境遇可想而知。
大家听了,都热泪盈眶,70多岁的神父,远赴非洲回教国家传教,却充满兴奋,而且准备留守到最后一刻。我们天堂再见,没有离愁,没有伤感,只有希望和喜悦。
那些侯洗者领受了圣洗圣事,而那些从其他基督教传统皈依的信徒在洗礼中和其他信徒一起做信仰宣信。他们都参加了成人基督徒的入门圣事,这是一个信仰皈依的过程,和学习天主教信仰的过程。
我特别记得她以微笑在家迎接我们,当时还有她的两位至今仍健在的哥哥:塔尔奇西奥神父和保利诺神父。那是非常美好的一刻,因为他们向我们讲述他们的父母的故事。
而杨道公老师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舍弃的一生。在他的一生中,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不求名不求利,即使在工作单位也是如此。他的一生只知付出,不求索取,他正是以常常舍弃自己而成就了别人的一生。
在圣灰礼仪时,神父向教众的额前搽圣灰时如此念。教友则唱下列的:「我们当换衣服、带灰尘、穿苦衣、守斋涕泣,在上主前悲嚎;因为我们的天主多赐恩宠,宽赦我们的诸罪。」
年初时,北京南堂冯国新神父在弥撒中讲道时说:“有人说看不见奇迹,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奇迹中,那些我们认为做不到、想不到的事而得到了,就是天主给我们的奇迹。”我听了冯神父的这句话,暗暗记住。
在圣灰礼仪时,神父向教众的额前搽圣灰时如此念。教友则唱下列的:“我们当换衣服、带灰尘、穿苦衣、守斋涕泣,在上主前悲嚎;因为我们的天主多赐恩宠,宽赦我们的诸罪。”
,都大惊小怪地疼上几天,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更何况自己是一名教友,更应该有爱心,我要帮助他,思想着但没有行动,不知向报社还是医院捐款,仅有的一点怜悯之心迟迟几天模糊遗忘下去,直到主日,本堂赵明忠神父在给大家做弥撒中
不过我还是很愿意代表人大的同事们向本次会议的真正推动者表示感谢,蔡惠民神父、张士江神父和李平晔局长都为会议付出了心血,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个连续多年的论坛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