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修士于2005年8月16日晚祷时被人杀害,享年90岁。他多年前所选定的艾乐思修士(BrotherAlois)成为他的继承人,自此成为泰泽团体的院长。(摘自罗哲弟兄所著的《万爱之源》一书)
今年复活节期间,山东周村教区临淄天主堂的神父和广大教友们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此次的庆典活动是从圣周四晚间主的晚餐弥撒开始,以复活主日晚祷结束。
父母可以找适当的时间,例如家庭晚祷前后,带领子女读一段圣经,最好是福音;把容易了解的,给他们加以解释。最主要的是配合年龄的需要,使他们能在生活上,付诸实行。
《望德不叫人蒙羞》(Spesnonconfundit)是教宗方济各于5月9日耶稣升天节第二晚祷中向五大洲的教会颁布的一道诏书,主题取自《罗马书》(五5)。
后来田炜帅成了弥撒中的读经员,每天晚祷时给教友们读一章新约,也为教友们读《圣月》。1995年进备修院时,他已经读了好几遍新约。
这里每一个十字架,代表的是某个人衷心的祈福,也是对于已故亲友之间连系的桥梁。尤其当十字架上的铃当随着风叮叮作响时,引发人们内心那股悲恸的情绪,不论你来自何方,相信都会被这里的氛围所深深感动。
如果父母行动还可以,堂区有郊游时带他们参加,认识教友神父,或参加堂区的老人善会,邀请神父及教友来家中为他们祈福或弥撒。有关临终信仰问题,要找对时机问他们有关对死亡的看法及意愿。
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三治祝福他们,为他们祈福。学习中文服务日本华人教友早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系读书时,三治曾经选修过俄语、德语和中文。对中文只是一知半解。
这一天或前后若干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大都会为先人扫墓(上坟),或去宗教场所为先人诵经祈福,或在自家祠堂祭奠先人。这种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敦亲睦族的祖先崇拜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恩孝道文化。
我想这是宗教界对学术界一种无声的理解和感激的表示,宗教界的同仁都会为大家继续祈福。这次研讨会,我们也得到了CCFD、米索尔、爱德基金会和北方进德的慷慨支持。张利伟教授和孟德梁教授都亲自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