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这个举动象征了复活宣报促使生命有所改变。人便能在生活中明白,上主总是以新的作为激发希望。崭新视野的意义在于看见这件「新事」已然兴起(参阅:依四十三18-21)。
教宗解释道,“优先关爱穷人不是一种政治选择,也非意识形态和党派的选项”,而是“《福音》的核心”。圣保禄强调耶稣“本是富有的,却成了贫困的,好使我们成为富有的”(参阅:格后八9)。
作者在书中透露了教宗在生态皈依上的路程,佩特里尼解释道:“的确如此,这也是这位杰出人物的人性层面。教宗承认自己亲自走过这段行程,承认《愿祢受赞颂》通谕不全部都是他本人的贡献。
为此,教宗解释道,「唯有当我们卸下防备、虚怀若谷、反璞归真」,并且「在生活环境中实现圣保禄宗徒建议的生活方式」,或者力行圣依纳爵‧罗耀拉的劝言,想像自己「临在于耶稣诞生的马槽旁」时,「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教宗首先解释道,话语出自情感,“但也存在逆向行程,即话语塑造情感”。“《圣经》教育人,应让一切都在话语的指引下进行,人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被排除和受到非难。若痛苦被遮掩、封闭在我们内心,则危险更大。
在谈到普世教会如何为将于2025年庆祝的尼西亚大公会议召开1700周年作准备时,厄玛奴耳都主教解释道,计算复活节的日期是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中确定的,具体日期根据两种不同历法计算:天主教使用额我略历法,东正教则是儒略历法
关于宗教在促进和平与手足情谊,以及打击仇恨和恐怖主义方面的角色,大伊玛目解释道:「假如说至高者天主所启示的宗教成了历史上战争的祸根,这说法并不精确,因为所谓的以宗教的名义宣战的冲突其实是政治冲突,它们假藉宗教的名义
他解释道,接纳并不是要“占据他人的空间和生活,而是在他已经存在的土壤中传播喜讯,首先学习接纳和认出,在我们来到之前天主就已在他心中撒下的种子”。教宗指出,“天主总是在我们播种之前就行动。
信函以“司铎不固定存在”的情况为例,解释道,教会法典规定能委托一位平信徒“参与一个堂区的牧灵关怀工作”,但需“教育信友团体不可把相关要理传道员视为神父或执事的替身”,而是与司铎合作的一个平信徒,“好让所有人都能得到牧灵关怀
教宗解释道,耶稣没有以天主的名义指责加害者或威胁要惩罚他,而是为罪人祈祷。教宗表示,天主对待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以我们的行为让主耶稣痛苦难耐时,主耶稣忍受痛苦而且只有一个渴望,就是能宽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