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教友在朝圣后的改变不多、进步不大,甚或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故我,不冷不热,照例很少进堂,很少祈祷,很少参与弥撒,很少学习圣经、钻研教理;有的虽然有所变化,也能坚持一阵子热度,但随着时日的推移便慢慢降温
我一直相信,我们的工作一直有圣神的参与,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我的搭档、我们的搭档成果……我觉得,这是一种召叫,我和天主的距离在拉近……能够发现我真的在进步
漫长的四旬期乃是让我们通过守斋、克苦、祈祷、作补赎、哀矜施舍行爱德等善功不断促使心灵的净化与圣化,在节制饮食、减少娱乐的同时,借着长久的祈祷、静默、认真反省自己的灵修状态,究竟是进步?是原地踏步?
他热爱印度、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人的发展与进步。现在,印度教会,特别是孟买总主教区在天乡有了一位强有力的代祷者。迪亚斯枢机的代祷将给我们的教会带来许多恩宠。
谦虚,无论在中国文化、圣经思想和教会灵修传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德之一,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很谦逊,有的人很骄傲。
记忆中到姥爷家,迎来的总是热情和关心,问长问短,当我们学习或做事中有丁点儿进步时,常会得到表扬和宣扬。
做盐就是做出有基督精神的事情来;做光就是用基督精神光照周围的人,让人们在光明中行走,把各项工作出色地做好,对己、对人、对社会做出有益的事情,这样人类才会进步,社会才能和谐。
我们现在的确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科技的进步使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与家人、朋友,甚至与陌生人,取得联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面对面交流却变得稀少,人与人之间孤立和分离。
今天我们在寻求真正的进步时,也要聆听圣本笃的会规,以他为引导我们旅程的光明。这位伟大的隐修士仍然是一位真正的导师,我们从他的教导可以学习到生活出真正人文思想的艺术。”
哲人察看世事时,在四点上看出谦卑人是智慧人:他是受教的;他回避不必要的争端;他不落入自命不凡的膨胀中而丧亡;他行走安全而又稳当的路,面向持久的尊荣和进步,基于认识他自己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