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教学是慈悲的灵性工作之一。”他们表示,天主教学校“有宪法承认的权力,有权选择履行教会职务的人”。主教们表示,联邦最高法院的这项决定“意味著教会能够继续为她的近人提供全面的服务”。
清明,就是从根本上,从心态上、从认知上,从行为上进行转变;清明,就是让我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怀着慈悲的心,自我反省。
天主的现实:真实、正义、爱,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毫不起眼,但是却以支持这个世界的最佳方式在秘密地进行着,那就是圣言正被持续不断地宣讲着,因此,人们就可以持续地生活于信、望、爱之中。
那信佛的女人走到我跟前,拿着她的书让我看,我礼貌地接过来,书名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而书的封面上却赫然写了这样的话:我是世界的光,光来到世界上,世界却不认识他。
耶稣一生都在教导包容和慈悲的目光,而非判断的目光。西满错在他的判断目光,他将罪过放在人与天主的关系中,把罪过视为宗教的支柱,这是每个时代的道德说教者的错误,是历来法利塞人的错误。
他没有让我一味地改变自己像别人一样,而是引导我在生活中活出天主儿女的单纯、喜乐和慈悲的生命。我体会到,灵修不是活得像其他人,而是活出天主给自己的生命。我非常高兴分享和主耶稣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教宗说,事实上,正如圣经所言,天主是第一步之主,祂首先接近亚巴郎和梅瑟,甚至透过耶稣降生成人而迈出不可逆转的一步;耶稣赐予那些接纳祂的人始终能迈出第一步的自由,使他们永不迷失道路。
类似现象也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福传工作中,我们向别人说:天主是爱,教会讲爱,耶稣从天降诞、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死都是为了爱,四海之内皆同胞,普世万众都该相亲相爱。
《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斯也曾晓喻我们说:“审判之日,天主不问我们读过何书,但问我们行过何善,不问我们懂得什么,说了什么,只问我们做了什么?”
在四旬期中,教会特别强调通过关怀近人更新对天主在基督内赐予我们的爱的体验。我们每天都蒙召在我们的近人中,特别是那些承受着苦难或者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人们中间实践这种爱。 “谁是我们的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