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相识最早认识丁松筠神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东亚传媒会议上。天亚社的创办人及时任社长乐耀星神父(Rev.BobAstorino,MM)向我介绍了从事视频传媒工作的丁松筠神父。
在文化建设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使命:传播爱的信仰,呈现爱的婚礼。
沈老系统深入而又生动的讲座,让我们再次重温了南堂厚重的历史和信仰的传承,深深地被这位伟大的福音传播使者——利玛窦的事迹所感动,也为我们所服务的有着光辉历史的南堂而自豪,更感到做好福传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天主教在这里大规模传播,要归功于明清及民国时代的意大利方济各修会会士们的努力,这里到处留下了他们传播福音的脚印。这里的教友们,对方济各会的圣人们情有独钟。
其实,明清之际在江南地区还有三位对天主教在华传播影响较大的女信徒。她们生活于官宦之家,有的还与明末“天主教三大柱石”有着极深的家族渊源关系。
这不是别的,而是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于1965年即将结束之际,参会的四十多位主教聚集在这墓窟中,不但举行了感恩圣祭,同时也按照他们对梵二精神的理解,共同签署了一个被他们称作是《墓窟公约》TheCatacombs
梵二会议召开很多年后,我们大陆教会才有跟进。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
四川会议一共10章分开97条用拉丁文写,后来译为中文,百多年来影响中国的牧民工作,直到1924年的上海会议。
我们不能忘记本笃十六世所说的话:福音不是通过改宗而是通过本土化来传播。文化的福音化和信仰的本土化必须齐头并进,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你们要永远铭记我们在中国传教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