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风言风语,说什么“祈祷不顶饭吃、不能升官发财”、“祈祷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某人穷得叮当响、屡遭不幸,祈祷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对此,我略抒己见,以正视听———信、懂则灵!
全体同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付出,用点点滴滴的汗水、以日日夜夜的辛劳,使《信德》成为中国教会媒体福传的典范,在主内铸造了文字福传的辉煌;25年来,《信德》与时俱进,通过“信德”、信德网、信德图书、信德季刊和微信等丰富多样的福传方式
只因闲暇之时看了南大营子一位教友的《要理问答》,毅然放弃了看仙而信了天主,成为了教会大家庭中的一员。那时瓦房店村没有教友,但她刚领洗就知道救人灵的重要,逢人就讲信天主得永生的道理。
教宗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与信友们展开了互动对话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天主和罪恶,谁更大?天主!天主和罪恶,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天主!祂有能力战胜最严重、最可耻、最恐怖、最糟糕的罪恶吗?有!
尼西亚信经第一部分的第二信条如此写道: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坎塔拉梅萨神父探究了圣神和基督学认知的关系,阐述了从宗徒时代开始神学在历史中的成熟过程。
同时建议教友们通进德公益专门为此意向开设的微信平台捐款。我和这里的教友们会大力支持!深圳王道宇神父:这种全国性呼吁号召非常好!
福传台前络绎不绝的教外朋友在咨询,他们很多是自发来的,也有基督徒家人带来的,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上幼儿园的孩子,人们兴高采烈地在这里驻足,扫慕道班的微信公众号,或留下联系方式,对信仰发起了热情和渴望
杨神父不怕严寒,不畏酷暑,请人讲道,建微信群传福音,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寻找着迷失、四散的羊归栈。经过漫长耐心的寻找、等待,他排除了重重困难,一心仰望上主。
现在想来,受洗前三年的信友生活反比现在更好,确有诸多原因,使得现在很少有信友团体生活。当与主关系进一步后,的确有忽略团体分享之意,无论主观客观。在今世,道德与超性是兄弟关系。
教宗本笃十六世讲述宗徒大事录中关于圣神降临的描述提醒信友们,圣神是以暴风和火舌的形象出现的。暴风被描述为“狂风”,教宗说,这一隐喻“令人想到将我们的地球与其它星球分开和使我们得以生存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