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把你的灵魂奉献与天主,也把你的斋戒作为祭品,好使你的灵魂成为纯洁的牺牲,神圣的祭献,生活的祭品;这个祭品虽已献给天主,却还是你的。谁若不把它献给天主,他将难辞其咎,因为他常能把自己献给天主。
一个是见证与度实证基督徒生活的责任。显然地,我们每个家庭都必须成为微型的家庭教会,在日常俗务中成为人回归圣善的场所,家长、子女和长辈,都要为「救恩为所有人是可能的」作见证。
弥撒结束之后举行了隆重的圣体降福礼,主教与全体神父带领参礼的教友一起诵念教宗本笃十六世亲撰的《向佘山圣母颂》,特别为中国教会祈祷,把中国教会,特别是赵城堂区奉献于进教之佑圣母。
陈志刚说,这是一个奉献爱心的行动,好些教友会不定时捐献,送赠物品种类很多,这是天主赏赐的恩宠,一起分享快乐的时间。就如八月二十五日的聚会上,有信徒专程前来与参加者见面,准备在中秋节送赠月饼。
带队的辅导员郭继新老师告诉记者,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这种自发奉献爱心,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学校非常支持和鼓励。
所以系统的学习信德道理,强化信德身份,提高信仰生活的质量是青年牧民们的迫切心愿。同时也是教外有信仰追求人士的期盼。周至教区培育中心抓住这有利时机,在二年内举办了三十一期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学习班。
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在世俗的生活中,依靠天主。并充满耶稣基督的博爱的精神,以面团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的事业。你是一名教师吗?让人从你为人师表的美德中看到基督的慈爱;你是一名领导阶层人士吗?
这次病痛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每天忙于生计淡忘了天主,天主以此让我警醒,他不希望我疏远他,而让我更清楚,只有常得到主的降福,时时事事才能平安顺利。
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那难以言尽的生活事迹却无时不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她那见证信仰的无畏精神将永垂不朽;她的赤诚奉献的圣德将激励我们迈向新的福传征程。今年是她辞世的一周年,特写此短文以纪之。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服务与奉献的人在世俗眼里好似一名失败者。但事实上,只有失去生命,才能重获生命。因为一个人若是为了热爱和效法耶稣而舍弃性命,意味着他战胜了死亡,将生命献给了世界。服务的人,必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