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些已故的枢机和主教一生服事教会,热爱基督,怀着爱的信念走到生命的终点。这个信念正是圣保禄宗徒所指明的: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相隔绝?(罗八35)。实际上,他们藉着死亡而进入了圆满的生命。
教宗指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一个更具人性的世界能使人和文化得到充实,每个青年更容易进入工作岗位,融入所生活的社会团体。
教宗指出,「天主进入历史是为了救我们脱离罪的奴役。祂将自己的帐幕搭建在我们中间,与我们共同生活,治癒我们的创伤,包紮我们的伤口,赐予我们新的生命。喜乐是天主以救恩和爱的介入所结出的果实。」
教宗指出,众多悔改的罪人在约旦河排队,等着领受若翰的施洗,耶稣竟然也跟罪人一起排队受洗,「以完成全义」(玛三15);也就是说,「透过服从天父,以及关怀脆弱者与罪人,透过天主的谦卑,以及祂始终与子女同在的方式
教宗指出,在一种认为好消息不能打动别人,因而不是好新闻的系统中,我们就会受到诱惑,良知麻木,或陷入绝望。更何况,在这种系统中痛苦的悲剧和邪恶的奥秘很容易引人注目。
教宗首先谈到积极层面,指出我们借助科学研究的进步可以治癒某些疾病,甚至将其彻底根除。许多医务人员把他们的职业当作了使命;许多病人和孤寡老人得到了志工们的陪伴。教宗对此感到欣慰。
弗洛里斯主教还指出,与会者应该深入探讨政治议题,而政治必须认真考虑人和人的尊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政治人士放弃他们正在使用的那套辩词,因为它不仅令人误解,也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教宗指出,难民逃避战争来到欧洲,他们有权得到接纳和融入当地社会而不被隔离。教宗表示,我们需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但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经常沦为自私自利的奴隶。
2014年11月25日,教宗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发表讲话,不仅赞赏了欧盟对促进人权的贡献,也指出过度重视个人主义可能带来的危险。
至於科技与传播的关系,教宗指出,科技固然有助於传播,但也给对话制造了不少阻碍。在今日的手机时代,「最糟糕的毛病便是缺乏倾听的能力」。举例而言,我们去探病时,不必在病人面前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