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这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天敬之又敬,慎之又慎,他警告世人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复活的耶稣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度,祂不再以形体可见的方式与我们同在,却以信德的方式时时处处与我们同在。也就是说,耶稣升天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愿意,祂就可以与我们同在。
每一方都必须愿意为对方留下空间,而不是为追求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坚持垄断全部的状况,就彷佛没有过去与未来一样。
前几章已经提到,量子纠缠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万里之外,瞬息之间,说到就到,一念即达。
为聆听,我们需要内在的静默,而且还要在聆听和回答之间有一个静默的空间。不是一种“呯嘭”。要先聆听,然后在静默中接纳、反省、阐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一个答案。
这样一来,在每个基督信仰团体中,礼仪与生活就会协调一致。 让我们心中充满信赖和希望,想到耶稣在福音中所说的话: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若六54)。
这圣诞夜的礼仪如此为我们介绍救主的诞生:祂有如穿透黑暗、消除阴霾的光。上主在祂子民中的临在除去挫折的重负和奴役的悲伤,营造喜乐和欢欣。
教宗方济各的电文:乐观面对中梵关系天主教第226任教宗方济各2014年8月14日赴韩国访问,当他所乘坐的专机飞越中国领空时,按照教廷礼仪,向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中国人民发送了问候电报。
(四)善度圣年中的四旬期:除了认真实践四旬期的斋戒、祈祷、施舍神工之外,慈悲圣年的第四主日前的星期五及星期六,每个教区都要和全球教会一起举行奉献24小时给天主的修和礼仪,以便于重新发现回归上主的道路,善度热切祈祷的时刻
但是有一点要强调指出,就是在教会内有一种一切信友共同参加的灵修——积极地参与圣教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