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冲突、不同文化难以共存、欺压弱小、不平等的社会中,我们受召提供一个具体的团体模式,通过承认每个人的人性尊严和分享每个人所承载的恩宠,使我们得以活出友爱的关系。
在一个冲突、不同文化难以共存、欺压弱小、不平等的社会中,我们受召提供一个具体的团体模式,通过承认每个人的人性尊严和分享每个人所承载的恩宠,使我们得以活出友爱的关系。
为了响应教宗的呼吁,而且一月十八日(周三)又是我们教会所定的「基督徒合一周」的开始,所以我再次跟各位分享《主内真生命》里「基督徒合一」这个话题,因为「和平」这个话题是跟「基督徒合一」和我们的灵修有密切的关系
信德不仅仅是注视耶稣,而且也是以耶稣的眼光观看,即分享祂的观看方式。在生活的许多领域,我们信任那些比我们更认识某些事物的人们。
由此,想写下一些经历,与主内同仁分享,并为主作证。儿时的召唤大概十岁时,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到地里拾麦穗。猛然间抬头看到:天上有很多枯树,排列整齐,很规矩,好多呀!
有一次神父这样分享自己的圣召:我虽然学习不是很优秀,入修院之前也好打架,但就这样天主还是喜欢我,看重我,并且让我做神父,这是天主的特恩。所以,我们都不用害怕,我们都是天主所喜爱的。
他们是渴望分享在圣洗圣事中获得的传教圣召的兄弟姐妹。传教之家或者传教机构是接纳他们;予以他们人性、精神和使徒帮助的当然场所。教会的各个传教机构以及传教善会都是为了不认识耶稣福音的人服务的。
堂区有一个盲人读经小组,于每周一、三、五聚会,学习分享圣经,她风雨无阻,帮助神父或组长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和另一位姊妹黄衍芙一起,成为了凝聚盲人学习小组的重要力量。
现在我想同大家分享这个人——我亲爱的主基督,在我圣召历程中一步步地带领我。一、他使圣神引领我孩提时代,我就有做修女的念头,初中毕业后,将我的意愿告诉了父母,他们是坚决反对。
面对这样的问题,一部分神长教友以行动做出了回答: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地开展牧灵福传——查经、祈祷、分享、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