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3年的传教生涯中接触更多的也是一些边缘人士:穷人、瞎眼的、瘸腿的、附魔的、患病的、被人嗤之以鼻的税吏和罪妇等。
不仅有彻夜不眠的夜市可以供你吃喝侃谈到天明,就连马路旁装修精美的店铺屋檐下,都会聚集着三三两两拿着扁担及箩筐到城里打工的乡下人,他们露宿街头,期待着黎明之后的工作,就如同曾经来过和致命于贵阳的外国传教士们一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一边艰难地传教
(若1:19-23)其三、虽然在前,甘愿在后若翰虽然是在为基督准备道路,但耶稣公开传教之前,若翰实际上是独树一帜,他登高一呼,八方应和,喏者如云,是以色列300年间才出现的一个通天先知。
信友们完全被动地服从,相信——传教是神父的事。这种神职垄断、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会导致福传的危机。今天的司铎应根据《教会宪章》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身份、功能及牧职(弗4:9-17)。
如果我们都没有因着上主传给我们的道得到改变,那么,我们的传教就是虚空的,甚至会遭到嘲笑,“连传讲的人都这副德行,比我更自私、更骄傲、更自大,还怎么跟我说让我信耶稣呢?”
教会在华办学与传教几乎同时开始。一百年前,清政府宣布:外国人在内地开设学堂亦无庸立案。
服务最长的是山西汾阳慈母传教修女会的王珍修女,坚持了三个月,直到玉树站关闭。4月22日第二批进入玉树的耶稣圣心方济会杨静修女带病坚持服务了两周。5月7日,身体已十分虚弱的杨修女被迫离开玉树。
有甘主教一行中的神父分享:来河北看到河北教会的蓬勃发展,教友们对天主的热情,找到了堂区发展的方向,回去一定好好传教帮助教友们走近耶稣。
鉴于此,该通谕绝非某些带着有色眼镜的“批评家”所说的那样,“教宗不把精力集中在牧灵和传教事业,却涉足属于科学范畴的生态环保问题了”。
随着宗徒们传教的脚步,各地修会的成立,他们在日课中的咏唱,成了教会中最早的礼仪|日课。日课中所咏唱的歌曲,包括圣咏和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