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注视的圣婴是我们的救恩!祂给世界带来了普遍的修好与和平。让我们向祂敞开心门;让我们接纳祂进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再次以喜乐和信心,向祂呼号:Veniadsalvandumnos!
在火葬场,当遗体送入火化炉时,在教外人群注视之下,教友们跪在水泥地上,高举着十字苦架,苦苦哀求主耶稣收纳这个可怜的灵魂。教友们不但念经通功,还为有福伯求了两台追思弥撒。
常存款仰目注视了一会儿教堂的正面,随人流来到献礼的账桌前,突然他眯了眯眼睛,盯着墙上的献仪榜,红纸黑字清楚地写着:柳常青会长一千二百元,郑春云会长八百元……他眨了眨眼又揉了揉眼,再看榜首第一位还是柳常青会长一千二百元
(若14:6)但在追求永恒的路上,人的目光注向于外物多,趋向于自身的少;注视肉身的多,反观内心的少。
让我们沉浸在那迎面而来的慈悲之中;在这几日,我们在注视主耶稣苦难与死亡的同时,也要在心中接纳祂伟大的爱,像圣周六的圣母那样,默默等待着基督的复活。
我们人人都该看看自己的罪,自己的跌倒,自己的过错,同时也要注视主耶稣。这就是救恩的路线:在我罪人与主之间建立起关系。倘若我自以为是义人,这救恩的关系就无从建立。
以前连和最亲爱的人的眼睛都不敢对视,现在学会了充满爱意和友善的注视。当敲碎坚硬的外壳,摘掉虚伪的面具后,内心变得柔软和容易被感动。
许多人甚至从深夜就等在这里了,在密布的以色列警察的注视之下期待这一时刻。十点前,教宗乘直升飞机抵达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城市,加里肋亚首府,再乘坐教宗专车前往悬崖山。
教宗指出:“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注视自己的内心,我们就会看到在自己内既有税吏,也有法利塞人。我们有点像税吏,因为我们是罪人,有点像法利塞人,因为我们自负、能够为自己辩白……。
四旬期“是恩宠的时期,好能接纳天主爱我们的目光,我们受到如此的注视,就能改变生命。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是要‘从灰烬走向生命’,那么我们就不应‘粉碎’希望,不要让天主对我们的梦想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