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更指出,如果想要认识玛窦被耶稣召叫时的情景,可以到罗马城中心法国人的圣路易圣堂里面,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卡拉瓦焦(Caravaggio)所画的耶稣召叫玛窦那幅名画。
教宗指出,这悲剧一直持续到加尔瓦略山,甚至持续到耶稣复活後:经师和法利塞人收买看守坟墓的士兵,要他们谎称耶稣的屍体是在他们睡着後被祂的门徒乘机偷走的。
常常怀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极端自私心态,对邻人、穷人的灾难疾苦,毫无同情怜悯和实际救助,能算是把心放好了吗?自己究竟在尽力帮助他人方面做了多少?各人皆心知肚明、十分清楚!
而圣堂前的长楼梯则代表着「天上耶路撒冷」及「苦路」的意思,加上圣堂内简朴的砖墙及粗糙的木十字架,代表带领信友走向「加尔瓦略山」的道路。弥撒中有六位教友领受坚振圣事。
山路盘旋曲折,部分路段异常陡峭,因而,徒步前行确是艰苦,确能体会到吾主耶稣当年背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是多么的辛苦、艰难。站在第十四处向高处望去,古色古香的圣母堂尽现眼前。
去年,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五日瞻礼当天,教宗在冈道尔夫堡圣多玛斯堂举行弥撒时,讲道中提到圣母说:“天主在她身上取了人性,而她的心灵在加尔瓦略山曾遭到一把利剑刺透的那位,率先以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项我们众生都期待的改变
还有圣女日南斐法,圣女贝莱蒂,真福查瓦拉,圣理查德,圣依拉略,圣赖孟多……这许许多多的圣人都是凭着对自己信仰的执着精神,虽经历了不同的苦难磨练,但最终却都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可喜、可贺、可敬、可慕。
教宗于下午4点多乘座车抵达西班牙广场时,受到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瓦立尼枢机、罗马市长阿莱曼诺伉俪和敬礼圣母的团体协会领导人以及众多朝圣信友和罗马市民的欢迎。
这个法国司铎团体位于罗马市中心的法王圣路易堂,那里收藏了卡拉瓦乔的三幅画作,因此访客络绎不绝。
她称自己是“上主的婢女”(路一38),她在加尔瓦略山上度过了一段“极端悲痛”的时辰。虽然如此,她“只留在”十字架下。教宗指出:“她不逃避,不设法救自己,不使用人性计谋和精神麻醉去避开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