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明天你要来我孤独的心蓦然多了深深的期待有人告诉我明天你要来我渴盼的心翘首天边那朵朵飘来的云彩我知道当你真的回来那些无助的眼泪会熠熠闪烁出你爱的光彩那些孤独的心灵也会结束凄苦的徘徊。
在这神圣的斋期内,教会迫切希望教友们忠实默想耶稣的苦难,并籍着实行种种善功,来一次心灵的更新,进行一次彻底的皈依。“皈依”是四旬期的主题,是主耶稣的愿望,更是我们心灵的迫切需要。什么是皈依?
事实上,该国数十年内战的根本原因即在於人民「心灵的创伤」。哥伦比亚籍司铎贡萨洛‧弗洛雷斯(GonzaloFlórez)的观点与帕罗林枢机不谋而合。弗洛雷斯神父称这份和平协议为「一个开端。
外在的形式能成为一个虔诚的习惯,这习惯就是以外在的虔敬和表现为重,而却忽视了耶稣渴望的、以“触及心灵的信德”的崇拜。
人这样做,是自我封闭,没有前途,没有救援,无法自救。教宗解释说,一如福音中描述的那位富家人,他拥有一切,身穿紫红袍,天天奢华地宴乐。
我们在自私自利或自我得意中自我封闭,被权势和物质吸引,将希望寄托在世俗虚荣、钱财和成就上。教宗方济各引述天使的提问告诫我们说:为什么你在那里找寻?那些东西不能给予你生命!
教宗进而说:如同依撒意亚那样,我们也受邀不自我封闭,不将我们的信仰收藏在地下室,一遇困难就躲进那里。
他说:「在一个好像天主不存在,只有物质层面和封闭生活的城市中,人自以为是一切的创造者、管理者,唯一的主人:所有建设、经济、交通、科技等等,全都由人决定。
心中熊熊的烈焰被外表的静默所掩盖,对父母家人的那份思念转化为不断的祈祷、守规矩和尽本分……回想发愿临近的那些日子,我们没有着急由修会到堂区跃跃欲试的萌动,没有嫌两年封闭的时间太过漫长
教宗表示:我宁愿看到有勇气冒一千次风险走出去的要理教员,也不愿看到埋头读书、知道一切的要理教员,他们总是封闭自己而且有病,有时患的是思想上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