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58年2月11日圣母在露德圣山第一次显现给牧羊女伯尔纳德以来,露德便成为我们毕生向往的圣地。怎样才能使我们远在东方的中国教友,最方便地实现朝圣的愿望呢?我提出一条捷径———默观朝圣。
为了不在信仰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基督徒有一个明确的指示灯,即真福八端。谁忽视其指出的航向,可以说是慢慢滑向自私的三个台阶,就是崇拜金钱、虚荣和满足自己却忽略他人。
教宗勉励信友们反思:今天,耶稣以怎样的目光注视我?当天的《若望福音》敍述复活的耶稣为祂的门徒们准备早餐,吃完早餐後,祂便开始同伯多禄进行一次认真的交谈。
她的生命见证已拍摄成纪录片,题名为《不懂仇恨的小女孩》。她利用这次意大利之旅,前来罗马晋见教宗。她说:「继若望保禄二世之后,我热爱教宗方济各。我透过电视收看他的各种典礼仪式。
我没有很多,但天主在做工,使我为祂作出的奉献不断增多,以完成祂的工作。”普拉休斯修女在她真诚的见证中讲述说,“我害怕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因为这样我无法为正在受苦和呼喊的同胞带来任何安慰”。
(梵蒂冈新闻网)最令人惊喜的事,莫过于在圣伯多禄大殿穹顶的后方沉浸于月光照亮的梵蒂冈收藏品之美中。
教宗以《圣咏》第104篇,赞美造物主的诗歌展开他的弥撒讲道。天父工作是为了这美妙的受造界;天父与祂的儿子工作是为了再创造。那麽,天主为什麽创造世界呢?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争斗与虚荣是啃食教会的两条蛀虫;我们应本着谦卑、和睦的精神做事,不寻求个人的利益。教宗从取自《斐理伯书》的读经一谈起。
耶稣知道门徒们在路上争论的是什么,他们因“野心勃勃”而彼此争论谁最大。教宗解释道,这种争吵著“我必须走前一步,我必须获得晋升”是世俗的精神。
他说,我小的时候“我们不仅在家祈祷,谈论教会的节日,我们也一起进教堂,我的爸爸也给我们讲要理”。“我的爸爸是个法学家,但他无法从事自己的专业,因为人们认为他太虔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