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教宗良十三世在首道社会训导文件《新事》通谕中委托赈济所负责制作教宗降福状,并将获得的收入用来资助穷人。现今,正是藉著降福状的收入和捐赠,赈济所能够以教宗的名义帮助那些处在困难中的人。
当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另外选定了七十二位门徒,派遣他们去各城各地传扬福音(路十1-12,17-20),“这预示著教会向普世万民宣讲福音的使命”。
关于对这个岛国的传教使命,他指出:「它不会在十月底结束,而是会像喷泉一样继续流动。」为了使那些还不认识他的人更接近基督,「我们必须考虑为我们已受洗者的传教使命是什么。
该机构于2010年12月30日由本笃十六世成立。教宗方济各于2013年8月8日赋予它谨慎监管的使命,并于2013年11月15日通过了新章程。
此后十余年先后在西直门内备修院、西什库小修道院、北京文声大修道院、北京厂桥大修院接受神学培育,1956年7月1日晋铎。
最后,教宗提到本笃十六世教宗的教导,强调“玛利亚默存心中的奥秘,乃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的奥秘”。圣言滋养“民众的热心敬礼”,这正是“自然地”基于圣母玛利亚。(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罗十17)教宗解释道,「聆听符合天主谦逊的风格」,祂藉着发言启示自己,又在聆听男男女女时,把他们看作自己交谈的对象。相对地,人类蒙召「调整自己的频率,侧耳倾听」,而天主召叫人类缔结爱的盟约。
教宗指出,本笃十六世预言了“未来的教会”:她“将变得更小、将失去许多特权、更谦卑和更真实,但为要紧的事将会找到力量。教会将更具灵性、更贫穷且更少政治化,总之,是卑微人的教会”。
教宗方济各5月8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前讲解了当天福音中善牧与羊群的图像(参阅:若十27-30),以三个动词概述我们与上主的关系,即:聆听、认识和跟随。
教友们进堂拜苦路、朝拜十字架,亲五伤,以十四处苦路重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想耶稣的苦难,反思自己。许多教友由于对主耶稣的爱及虔诚,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大家表示,今后要多学圣经,多祈祷,增加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