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有定见,一生难得糊涂,凡事不加评断,谨口慎言;淡泊名利钱财,谦卑顺命,工作一丝不苟,有责任担当,病重期间,仍惦念着堂区事务;教友们,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他,因为他不做神父老爷,他十分尊重教友们,与他们打成一片
真正求神拜佛的草根没空也没机会认识上师,当然他们的供养和香钱对一个上师来说大概也算不了什么。但他们的皈依不是宗教狂热,他们没有宗教,信一个师父其实比信一种宗教轻松许多。
在进行驱魔的过程中,一些在场观察的西班牙记者们,看得胆战心惊,他们感觉这个过程充满神秘气氛,之前他们都怀疑神父的驱魔能力。还有很多驱魔成功的个案,附魔人得以脱离邪魔的附身。
圣母,按耶稣的嘱托,把若望和其他宗徒都看作自己的儿子,协助、鼓励他们为耶稣基督作证。她与若望宗徒生活在一起,天天朝夕相处。若望象孝子一样,把圣母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对待。
法利塞人是很自负的,他们极少有慈悲之心。但是,凡是亲身体验过耶稣慈悲的人,都发生了转化,变成了对他人有同情心的慈悲之人。
答:上主特别为这些人颁布补行规定:他们可以在二月十四日黄昏(即原本的一个月后),照样举行逾越节(户9:10-11)。这显示出天主的慈悲与体谅,让因客观情况不能守节的人有补行的机会。
当时,建筑队只给了1000元,而住院押金就需要5000元,单单一个核磁共振,就花了900元,没钱不让住院怎么办?家里实在拮据,后来他的姑姑拿了3000元,这才住进了医院。
圣巴西略和他的弟弟圣额我略·尼斯,以及他的同窗好友圣额我略·纳西盎,他们三位都出身教友家庭,都在雅典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的训练,他们在小亚细亚的中部一个名叫卡巴多西的地方,组成了一个小团体
那时候的农村还很贫困,印象中我的祖父母总是很忙碌,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他们对信仰的虔诚。我们村在周边来说是个大村,村里伫立着号称教区第二大教堂的圣若瑟大教堂。
记得我有一次读报纸时,忽然被报纸上的一张图片所吸引——十几名潇洒的中学男生在一教学楼梯口随意合影,令我不解的是他们都剃光了头。报纸的大字标题用英文写道: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