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山的时候,两位神父身着祭披,带领教友朝拜主基督的十四处苦路,教友们在神父的带领下默想了耶稣的苦难,深受感动。拜苦路[page]至山顶圣母大殿奉献了大礼弥撒,感谢圣母诸多的恩惠。
在人类的死海上涌出了一条永恒不变的活水泉圣婴的无声顺从在向人类宣告着亚当的后裔已得救,已重生已拥有了第二次的新生命圣诞——万民欢腾的时刻凝聚了千万棵生灵的激昂呐喊人类奉献感恩的花环慰寄小婴孩对自己的无私爱怜大地上苦难的人群摸去眼角的泪珠儿展露出了自天降下的安然从此孤苦无依的生命有了铿锵的字眼为伴圣诞
藉着恭敬而又简洁地把圣体迁供到合适的地方,让众信友能跟耶稣一起「醒寤祈祷」,至少「一个时辰」,自由的、安静的祈祷、默想耶稣的苦难。
藉着恭敬而又简洁地把圣体迁供到合适的地方,让众信友能跟耶稣一起「醒寤祈祷」,至少「一个时辰」,自由的、安静的祈祷、默想耶稣的苦难。
教宗在萨拉热窝首位主教天主之仆若瑟·斯塔德勒(GiuseppeStadler)蒙席的墓穴前祈祷後,认真聆听了经历过90年代巴尔干战争苦难的三位见证人的叙述。
教宗说他从圣母朝圣地来到苦难朝圣地。当然,我们从他的表达方式和同情心中,看到了他对苦难的关切是伟大而持续的。当他在罗马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时,问候病患朝圣者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和长久驻足的时刻。
一天傍晚,一位苦难会的神父拜访我们。在一个明智的交谈下,这位传教士给我的父亲带来触动性的影响!父亲同意再次参加弥撒,而且是由这位神父举行的。这位苦难会的神父举行弥撒时十分的简单,但却十分虔诚。
圣人在饥饿、疾病、罪恶中注视了苦难的人类。我们要向苦难中的人宣讲一位父亲的疯狂,这位父亲打算在他们额头傅上希望和得救之油。
当她感受到内在的黑夜时,她坦然接受,甚至爱上了这黑夜,因为那是「耶稣在世的黑夜与苦难的一小部分」。黑夜的经历敦促她不停仰赖天主的慈悲,随时慈悲待人,成了众人的圣女。
发现身边的兄弟姐妹也满怀热情,认真落实了教会的倡导,在日诵慈悲禧年祷文及慈悲串经的过程,也尽力纠正自己过去对遭受苦难及失足犯错者所缺乏的同情怜悯与帮助,对自己也会陷入软弱的忽视或遗忘,在慈悲禧年的推动和被圣神感动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