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找,必找到(二十一)
2008-01-07

虽然这位妇人对自己的干渴仍然只有一种很肤浅的看法,但这并不重要。如果她不断向天主表达这种干渴,这种干渴将会变得越来越深沉。

如何面对婚姻问题
2008-05-23

凡满十八岁的人,称为成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结婚选对象也是一样,受法律的保护,就是说选择结婚对象是当事人个人应做的事,由他/她自己自由决定,父母也不得插手(但可表达他们的看法)。

教宗方济各2024年10月20日主日讲道
2024-10-22

有时在教会这种思想也会出现:荣誉、权力......然后,用第二个问题耶稣否认默西亚的这个图像,用这种方式帮助他们改变看法,即悔改:“你们能饮我饮的爵吗?或者,能受我受的洗吗?”

读《近代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有感
2014-06-13

、陶为翼译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樊神父(OctaveFerreux)著、吴宗文译的《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等等,这些著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期大陆天主教史研究的不足,但由于作者的不同视角,对大陆天主教会有些看法有一定局限

全国两会上宗教界谈修订完善《宗教事务条例》与是否制定《宗教法》
2015-03-21

他们对于制定《宗教法》有怎样的看法?就这些问题,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宗教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

天主台前的“吉普赛女郎”
2015-08-13

不可否认长期流浪行乞颠沛流离的日子,对她的身心还是有些摧残的,她时常也会不顾众人的看法,不顾场合表现出一些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任性来。比如教会规定一天不可连续两回领圣体。

德国:教宗本笃十六世三度访问德国:接受欢迎、会晤总统和总理
2011-09-23

当人感到对真理和善有责任时,他会立即同意这个看法:只有在对更大的善负起责任时,自由才能有所发展。善是为所有人而存在;也就因此人必须时时关心他的近人。人与人之间不建立关系,便不能度自由的生活。

父亲的责任和荣耀
2012-06-18

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看法也慢慢发生了转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转变呢?父亲又该怎样做好家里的头呢?

与驱魔师的对话
2012-07-10

亦有很多人从神父所著的一本驱魔的书《访问驱魔者》中,从权威人士对魔鬼、附魔和附魔者获得解脱的一些看法中得到指导。现在这本书已有英文版,后将会译成其他文字。巴:一个附魔的人,可否领圣体?理由何在?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第46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2013-02-27

今天,我们渴求真理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人交换信息时,实则在分享他们自己;分享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