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是外国人,辍学儿童,无医保者、流浪汉、孤独老人。他们睡在马路边或某个喧嚣的角落。教宗强调,这些人成了城市的一道景观,这景观在我们眼里、甚至在我们心里慢慢地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2016年6月总意向:为人类的团结愿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年长者、边缘人及孤独者能找到彼此相遇与团结的机会。
那里没有了会众的打扰、人群的喧嚷,只有静默、孤独和祈祷。这是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天主之间的亲密时刻。在这样的宁静气氛中,耶稣问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这个询问好似一次民意调查。
各式各样照顾诸多病患、孤独者和边缘人士的机构纷纷成立,但为外乡人、边缘人士以及遭排斥者而言,却减少了有人乐意聆听他们的机会。因为他们是外乡人,是移民和难民。我们应聆听这些人的痛苦经历!
13岁的他,面对继父的突然离弃,孩子孤独地觉察到,她和母亲又回到了过去无人呵护无人遮风挡雨的日子。母亲为了不给他造成伤害,轻描淡写、极有分寸地隐瞒了真相。
教宗最後总结道,耶稣会士的道路不孤独、不平坦,我们要与全体天主子民一同走这条路,努力帮助他们。只有这样,耶稣会才能拥有各民族、各文化的面貌、腔调和味道,好使人人受益,事事得利。
德肋撒修女对受人冷落、遭人歧视的麻风病人爱得那么细致入微,当加尔各答第一所麻风病收容中心正式为病人服务的那一天,修女专程前往,她亲切地与病人们一一握手,并慈爱地抚摸他们溃烂的肢体和变形的脸庞,让饱受冷落、饱尝孤独的病人们深切感受到人世间的爱与温暖
教宗进而例举了一系列现实世界的苦难,例如:儿童沿街乞讨,夜宿火车站和地铁站,被迫打黑工,或者在十字路口帮人擦汽车玻璃而讨一块硬币;许多孩子成了死亡商贩的受害者,老年人生活在悲凉的孤独之中,女性遭受不同形式的暴力
2016年11月21日教宗方济各宣布将每年常年期第33主日定为世界穷人日,教宗指出要通过关怀和关爱服务于神形两方面处于困苦的人们,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处于痛苦、孤独、迷茫和绝望的人们时,我们要通过给予他们关爱
他因此变得孤独、自我封闭、焦虑,而且失去了亲人的爱。米凯利尼神父邀请在场人士省思上述两个问题,以耶稣这个人和祂的讯息作为重新启程的起点。相对於历史上的耶稣,基督的复活阐明一个真正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