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记忆中的两件事情于他来说是传道生涯中的沧海一粟,他或许不记得了。可是,于我却是作为儿辈时时感念的上主的恩泽。
不管你们在陕西修院学习3年(修女)还是六年(修生),学习生涯让你们回味无穷。为了考试和写论文,你们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可是雨过天晴,你们已经跑到了终点,完成了学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这封信中我切愿,也通过追忆我自己的修道院生涯,着重描摹出几点为陶成旅程甚为重要的几个思想。1、天主圣言谁若愿成为一名神父,就必须象圣保禄宗徒说的,他首先应是一位天主的人。
相信,随着平信徒逐步进入修院,既能丰富修院的男女圣召培育,也将缓解神职圣召的缺乏。一些教友在攻读神学的过程中,逐渐选择了做神父或修女的圣召。
相信,随着平信徒逐步进入修院,既能丰富修院的男女圣召培育,也将缓解神职圣召的缺乏。一些教友在攻读神学的过程中,逐渐选择了做神父或修女的圣召。
还有,怎样培育中国的神职圣召呢?是不是要使用拉丁文呢?这都是问题。1615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后第5年,保禄五世教宗批准把圣经和教会用的礼仪书籍翻译成中文,但是礼仪中国化从未出现过。
从此,王有生跟随李文森神父和侯本儒神父,开始了10年的辅祭生涯。李文森是当时宣化一带德高望重颇有资历的神长。当时,李文森神父负责涿鹿县南山区和怀来县大小70多个堂口、堂点,下会补礼是常事。
感谢天主,是天主一路的保守,终于在历经了宁波、嘉兴、福州及最后的徐家汇神学院之后,在上海荣升铎品,开始了他一生多灾多难的铎职生涯。圣召的道路,是主带领才能走的路。
因为他们中有日后成为管理内蒙古教会的王学明大主教,有多位神职,以及那位名叫边若望的包头教会的教区长边振方神父。
1922年12月29日晚抵达北京后,受到多位神职和意法使馆代表欢迎。我和两国的公使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但常保有教会的自由与地位,也告诉他们,我来是为传播福音。他二人向我表示保教权将会自动撤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