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论及亚巴郎的形象,说这位信德和望德之父已经年迈,他的妻子又不孕,但他依然相信天主必将兑现祂的许诺,赐予他一个儿子。亚巴郎的信德开启了一种似乎不合情理的望德。
亚巴郎离开故乡便是「割舍」。教宗说:「基督徒始终具备割舍的幅度,它在十字架上耶稣的一无所有中得到满全。我们总是需要『离开』、『放下』才能踏出第一步。」
当我们读到新约时,我们知道天主对凭信心顺服他的亚巴郎的应许,既未应验在依撒格,也未应验在撒罗满的身上,而是完全应验在了耶稣的身上。
他颁给教宗方济各沙赫巴兹·巴蒂自由奖。这个奖项的成立是为纪念2011年遇害的巴基斯坦少数宗教社团事务部长,天主教徒沙赫巴兹·巴蒂(ShahbazBhatti)。
(梵蒂冈电台讯)新一轮的跨宗教和平会晤已於9月18日在亚西西拉开帷幕,主题为「渴望和平:处在对话中的宗教与文化」。
现在让我们打开圣经看看:我们知道,亚巴郎老年无子,由亚巴郎妻子撒辣依提议,让亚巴郎把埃及的婢女哈加尔纳为妾,为亚巴郎生子。
当天福音叙述耶稣与法学士的谈话,耶稣表明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希望看到祂的日子。教宗藉此表明望德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极其重要。亚巴郎在希望的道路上受到很多诱惑,但他相信天主,听从天主,因而走向应许之地。
沙赫巴兹•巴蒂使我们牢记十字架的真正希望:十字架激励着我们为兄弟姐妹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答:因为撒辣依自己不育,便建议亚巴郎与埃及婢女哈加尔结合,以便透过她得子。古代中东文化中这是常见做法,但却未必合乎天主原初的婚姻计划。问题2:亚巴郎是否接受了撒辣依的建议?
将于三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召开的巴基斯坦主教团年度全体大会上,将审议正式提交给圣座的议案,要求宣封三月二日遭暗杀的巴基斯坦少数派宗教事务部部长沙赫巴兹•巴蒂部长为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