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明确区分梵二的《礼仪宪章》和梵二后的礼仪改革措施,认为梵二后的一些礼仪实践并非《礼仪宪章》所定立规范:比如说,新礼弥撒如今一般皆以面对信友的方式举行,但是《礼仪宪章》从未触及或规定是否需要面对信友举行弥撒
来自各地教会的礼仪学者、专家,各教区、内地十大修院负责人,各地修会代表及嘉宾80多人参加,约30位教会礼仪专家及学术界学者将在本次论坛发表论文。
(辛力社讯)新西兰主教团五月三十日发表公开信中称,他们欣赏平板电脑及其他电子仪器所带来的方便,但重申应继续手持经书参与礼仪。
在一些堂区,平时不做弥撒时,你看不到读经台的存在,只在神父做弥撒前才将读经台请上来。还有的堂区,读经台随着神父的喜好任意挪动,更有些堂区设置两个读经台,一个为读经,另一个为福音。
10月19日在马来西亚沙劳越美里闭幕的亚洲礼仪论坛中重申要致力推动梵二大公会议的礼仪改革精神。
礼仪圣事部编号87/15法令因着《我们救赎的伟大奥迹》(MaximaRedemptionisnostraemysteria)法令(1955年11月30日)重整的圣周礼仪,给予权力,为牧民益处(理由),在主的晚餐弥撒
弥撒感恩祭是教会生活的泉源,集圣乐、圣像、建筑艺术之唯美元素,合聆听、歌颂、察看、品味、接触的五官之高峰体验,呈现出美的综合。
梵二会议强调,组成弥撒的两个部分,即圣道礼仪与圣祭礼仪,彼此严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敬礼行动。信友应参加完整的弥撒,尤其在主日及法定庆节。(礼仪56)这完整性即指圣道礼仪不可或缺。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这些流行音乐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甚至教外人士来教堂参观拜访,但我们现在需要谈一下在教会礼仪,尤其是弥撒礼仪中是否适合唱这些流行音乐。
有人把礼节认为就是礼仪,实质上礼仪是内容,透过礼仪(比如七件圣事)天主赋予人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