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969年12月13日晋铎,后被任命为初学导师和神学教师。他于1973年4月22日发永愿。由于他出色的管理能力,在刚发永愿后,便被选为耶稣会阿根廷会省省会长(1973-1979)。
1932年,十六岁的他进入修院,六年后加入耶稣会,于1945年晋铎。两年后,他被派往国外进修神学,先后在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求学。1950年获罗马额我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
再过两天,我们的夏令营也将结束,但这又何尝不是改变我对今日中国公教青年的印象,同时也是促我更加谦虚认真地去尽好自己铎职使命的一次洗礼呢?!
(傅铎节摘自《世界宗教文化》2002/1袁朝晖编译)
第一届于88年毕业,54人全部晋铎,亦可谓之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结果,虽不应该,但至今尚无多大缺憾。
1993年陈荔雄和李新容两位莆籍神父毕业于上海佘山修院,晋铎后回家乡服务,传教工作增添了活力,岛上圣事频繁,教务蓬勃发展,至1995年,教友发展至40多户。
晋铎11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因习惯而淡化,做事没有激情,不像以前那么认真。但是通过学习班,使我重获刚作神父时的激情。
我们也曾看望正在劳改的宋锡铎神父家人、老刘神父以及梁大堂教友的父亲和妻子儿女……神父的看望原则是:只要被探访者自己不怕,我们都敢去。因此每到一处,都要事先从侧面打听一下情况。
圣堂内的灵堂布置庄严肃穆,白纱环绕、紫色丝带相连,祭台上方高挂着‘达陡孙振华神父息止安所’横联,两旁的挽联为‘亮节高风圣教精英,懿德芳表众铎楷模’,这正是孙公一生的真实写照
乌利特枢机主教从他个人经验出发的讲话回荡在城外圣保禄大殿内,当他在1968年晋铎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挑战的气氛,他描述:“我有可能脱离甚至停止了我的路,一如当时许多的司铎或修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