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一次的特殊性,保利纳小圣堂的入口装饰有一个标有100数字的花环,在那里有“罗马人的健康”的圣母圣像。2013年3月14日,教宗当选后的第二天,他就去那里祈祷,那是他第一次拜访他所爱的圣母像。
1673年11月27日,耶稣在巴莱勒毛尼“往见修女会”会院圣堂首次显现给修女玛加利大(SaintMargueriteMarieAlacoque),对她说:“我要透过你,把圣心显示给人,并把圣宠分施给人。
然后她让他去见主教,请他在她显现过的地方建一座圣堂。简单而又乐于相助的若望·狄也哥,以其纯洁心灵之慷慨地去了,但是不得不等很长时间。他终于和不相信他的主教说了话。
今夜我们再次在我们的圣堂里聆听到这个宣报,这个宣报虽然历经数世纪,仍然保持它未变的新鲜。这是来自天上的宣报,它邀请我们不要害怕,因为“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路2,10)已经宣报出来了。
有的教区只有号称的三千左右的教友,主日天实到圣堂的不到五百人,十几位神父和修女却只会“守家业”!在基督徒人数很多的地区,为了更好地管理照顾教友们,他们当然需要学习牧灵。
我们的孩子不会在荒郊野外出生,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到处逃亡,我们去圣堂不需要长途步行,更不需要走几天的路程,我们也没有遭受像圣家一样的迫害……同时,我们自领洗后,罪过被赦免了,也充满了恩宠,成为天主的儿女。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想法、规范、庆典和传统占据了中心位置,甚至变得比福音还重要,教宗方济各把我们带回到福音的新景象。
点蜡烛的意义是表达喜庆,表达庆典的标记,也表达神圣的标记,所以烛光已形成教会长期以来的一个标记,而且它的火苗是自然的,如果用电去取代它,等于在改变它的标记。
庆典的最精彩的部分在接近中午时分进行,参加仪式的男士们赤着脚,争先恐后去抢抬这尊圣像,数百万民众看到耶稣像被抬出来,就会立刻拼命地往前推挤,希望可以触摸到圣像,得到平安和祝福。
复活节三日庆典让我们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感觉,从希望到惜别、从苦难到死亡、从似乎绝望到主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