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阅读有关圣母显现的事迹,如露德圣母、法蒂玛圣母、瓜达卢佩圣母、南斯拉夫圣母……,我也喜欢阅读有关圣母塑像流眼泪的事迹。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情不自禁地陪以泪水。
又分别对这五个主题相应地引述了四福音中洗者若翰为给耶稣预备道路、耶稣要求人去撒种子的比喻、荡子的比喻、拉匝禄的姐姐玛尔大与耶稣的谈话内容和耶稣公开传道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门外,想要同他说这五段福音
在四百多年以前,多玛斯·摩尔在伦敦塔,他被囚的那间黑暗的牢房里这样写过:经过这段长期的闲暇和耐心的勤勉,我终于能正确地看清这些事情了。
(玛2:1-2)旧约圣经户籍纪20至22章中的巴郎的神谕,其中提到了关于异星的期待。
1937年,在辽宁抚顺的玛利诺会修女正在照顾中国孤儿大量弃婴出现的原因和救助农村出现大量被弃婴儿,田头地边、墙角树坑,经常可以见到。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35-36,40)。因此,最稳当的道路,就是重新找回基督爱德和友爱分享的意义,就是呵护我们近人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
厄玛乌的两个门徒在分饼时(领圣体)认出主耶稣之后,“遂立刻动身,返回耶路撒冷……”(路24:33)“当他们真正经验过复活的主,获得他体血的滋养后,已无法将所体验的喜悦据为己有。
对那些仍在“远处”的人来说,为穷人服务,可以是一条天赐的道路,能引人遇见基督,因为对近人的善行,会得到天主丰厚的回报(参玛廿五40)。……(摘自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全文
总而言之,教会教导和扞卫基本价值观,让人学会能消除孤独感的真爱,但教会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使命就是做受伤者的慈善撒玛黎雅人。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