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遗憾地表示,人类似乎比天主还强大,有能力摧毁天主的美妙化工。在圣经最初的几章中,我们看到很多例子,例如索多玛、哈摩辣及巴贝耳塔。人类在这些事件中展现了他们的恶,一种埋藏在内心的恶。
我比她们年轻,又更有力气,实在是没有任何偷懒的理由。如果仅仅是简单打扫房间,预备床铺,那倒是不会那么辛苦。她们擦拭房间里的角落,连马桶也一样。至于我擦过的地方,好几次都因没符合她们的要求而返工。
四川人养狗的人也比其他的都市多,路上很多人牵着、抱着各式各样的狗,也是一大奇观。
为什么说今日之国人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久以来的教育,令许多人逐渐丧失对精神层面事物的思索,而诸如美、善、爱、牺牲、宽恕、奉献等心灵与道德的追求都源自人类的精神世界。
关于爱人,我分享一下一位神父讲的爱人的四个层面。一、爱人如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我们都是受造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天父,彼此都是兄弟姐妹。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人。
那时农村附魔和信邪神的比较多,很多人都害怕,附近有人附魔都来找她驱魔。我们村现在大多数的教友都是在奶奶的福传下加入教会的。在奶奶的葬礼上,我们村的教友都来为奶奶送行,大家哭得很伤心。
事实上,我们往往都有向后看的毛病:某某神父缺少谦逊温良,某某修女脱离了修会,某某会长独断专行,某某教友不守天主诫命主日瞻礼不进堂,某某曾经犯过很严重的错误……对于那些捕风捉影的消息
疏博士每到一处,一定有两天或三天特别为神父修女以及主教的讲习会。坐下听讲的,不乏教会各种博士。这是今天教会的气象,标志着天主教会的谦逊之德。恐怕有些人士认为,疏效平等人根本没读过神学,如何会讲道!
正如圣父英诺森十一世在写给清初康熙帝的数学老师南怀仁神父的信中说:“虽然我们地处东西远隔重洋,若以耶稣基督之爱相许相通,则天涯若比邻,四海如一家,何远之有!”
身处修院的我们,比教友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圣言、聆听圣言。福音故事对我们而言的确耳熟能详。它们听来太熟悉了,太平淡无奇了,我们往往不期待会有惊奇或悸动。说来惭愧,我有时连专心聆听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