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八月七日社论的末段提出三个疑问:究竟天主的仁慈会否延伸至非信徒?怀疑绝对真理的存在是否有罪?对天主的信仰会否祇是人类思考的结果?不过,他没有期待会得到任何答复。
答:即将被册封的新真福1914年10月26日生于索諾克一个热心的基督信徒家庭。他在匈牙利所处的艰难时期度过他的一生,受尽战争以及政治和社会动荡的磨难。他常去由方济各小兄弟会负责的圣堂,在那里当辅祭。
几时信徒不再做静默的祈祷,几时我们就自然会关闭教堂,因为一旦没有了祈祷,它便变得不再具有安全感。总之,开放的教堂是所有基督徒的幸福。它们意味着我们在繁忙的尘世中呼吸永恒的需要。
早期基督信徒将望德描绘为锚,一个在来世彼岸牢牢固定的锚。而我们的生命就是走向那个锚。教宗于是向信友问道:我们在哪里抛锚?
答:基督信徒在亚洲确实是非常少数的族群,但圣公会呈现出几个特征。首先,圣公会是桥梁教会,也就是搭建桥梁。第二个是圣公会从事教育工作,香港有15万名孩童在圣公会的学校就读。
的确,是基督通过主教的职务继续宣讲救恩的福音,藉着信德圣事圣化信徒;是基督藉着主教的父亲身份增加祂的奥体,教会的新肢体;是基督藉着主教的贤明智德领导天主子民在尘世旅途中走向永远的幸福。
例如:教宗说,教会今天更需要的是医治创伤和温暖信徒的心的能力:我视教会如同战争后的一所战地医院。这些表达在他的访谈中占多少分量?
他勉励信众信赖天主的关爱,并问候在圣地纳匝肋、巴塞罗那、洛雷托正在观看视频直播的信徒。
为此,在基督信徒的生活中,谦卑、温和与驯良无比重要,因为它守护着上主乐见的渺小。我们的渺小与上主的伟大之间的对话将永远长存。」
萨拉枢机以卓越非凡来概括教宗方济各的四旬期文告,它引领我们了解贫穷为基督信徒的真正意义。接着,他提醒人要警惕那种将好教会,贫穷和为穷人的教会与宣讲真理的教会对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