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道德的核心是爱。要求信徒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博爱忍辱,荣主益人,福传救灵,修德成圣。佛教通过慈悲来阐述和谐:“慈悲济世”、“慈悲为怀乃人之性海”,要求信徒爱国、爱教,爱社会和人民,造福社会。
然而耶稣再次带我们回到我们渴望的真理,让我们去发现它,事实上真正满足我们的财富是天主本身、他对我们的爱和他,也只有他能给我们永生。
旧约中的先知就己经意识到,他们被召叫要以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所宣讲的讯息作证,并且准备好面对误解、排斥与迫害。
等他们都长大成家了,似乎对家的那份温暖有着强烈的期待,生活中他们格外要强,对家庭充满渴望,然而正是这份在乎和小心,导致两种极端的现象,要不家庭十分和睦,要不就是彻底失望。
爱、荣耀和美,曾经是成功概念的三个支点,如今在调查中只保留了其中一点,那就是爱。
他继续在要理讲授中谈母亲教会的形象,指出教会始终懂得忍耐、仁慈和体谅;懂得把我们交托于天主的手中。
不是一味地用世俗与人性的眼光来看待,审视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少信德,不公平,有私心,难受教,缺包容,欠付出……而确实需要像圣若瑟一样靠信德来接受,以望德去期盼,用爱德来实践天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图像启示了天主子为了爱而死的至高行为,祂是人类生命和救恩的源泉。就像象征耶稣的麦粒一样,很少关注自己或个人利益,知道如何看到并满足邻人需求,特别是我们中间最弱小的兄弟姐妹。
王凤芝没有辜负天主的爱,正如她说的,效法基督勉力做个合格的教友,用行动传扬主的名……活出基督因着天主的召叫俺们家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俺想让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位爱人的主,俺不会讲,可俺有手有脚,俺会做。
他说,隐修院作为精神的绿洲,要向当今世界指出最重要也是唯一具决定性的事物,就是:人值得活下去的最终理由是天主和天主奥妙的爱。教宗向隐修士们说:“可爱的弟兄们,请你们以你们的隐修院应有的本质来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