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和这些人的关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外人、远人和你关系不那么密切,相爱不容易,相恨也不容易。你看抛弃子女的都是父母,遗弃妻子的都是丈夫,虐待父母的都是子女,害你的人许多是你的朋友或亲戚。
圣保禄也以他在格林多教会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个道理:(格前2:3)“当我们到你们那里的时候,又软弱,又恐惧,又战兢不安;并且我的言论和我的宣讲,并不在于智慧动听的言辞,而是在于圣神和他德能的表现,为使你们的信德不是凭人的智慧
愿我的眼神清明而坚定,但知道怜悯人的痛苦,愿我的眼知道为人一洒同情之泪。愿我的眼光不玷污了它所接触的人,愿它不使人困扰,但带给人和平。愿它不使人悲伤,而能带给人欢乐。
教宗再次强调,居於中心地位的应该是人而非经济利益,在健康问题上更是如此。
曾是英国首相,现被奉为政治家主保的殉道者圣多玛斯·摩尔曾说:人通常把别人对自己的冒犯之罪刻在岩石上,却把别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记于沙土。诚然,人记仇恨比记恩德牢得多。
然而,人却有异于草木的独特之处,就是能够通过善行美德而流芳百世,烛照千秋。
伯多禄说:“银子和金子,我没有,但把我所有的给你,因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你起来行走吧。”
也许,人正是知道了死,才掂出了生的分量。正是死亡把生命逼进了恐惧、不安、悲痛的境地,让人在突然降临的不幸中,想到了人究竟由何处来?往何处去?为何活着?善恶是否有报?
猴子是动物中最聪明的动物,并且猴子有些举动很让人喜爱。猴变人是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里的理论,有些人听信了达尔文的学说,便信以为真。
(四)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