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男人和女人的创造”有时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来解释:人被创造,我被创造”。当我们从“男人和女人走入婚姻、组建家庭”的意义来解读创世章节,就显得“非常美丽、非常真实”。
为什么在亚洲和其他地方,妇女在如此多情况下不被当作人来善待?’这点十分重要,因为主教们被她的坚持深深打动,所以最终在结束文件里写了一句:妇女是人。
“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玛9:12-13);只要他们能够悔改更新,都能沐浴天父的仁爱、慈爱、圣爱。
这种方法正是,按天主的旨意,来确认哪里有有害的草,哪里有好的种子。在世界这块大地和心灵这块地后,还有第三块地。我们称为近人的地。有些人我们天天碰到,我们常常判断他们。
“工作一旦非人性化,不再是人通过为社会服务来实现自我的工具,而成为一场急剧的利润竞赛,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当工作的目标不再是人,而是生产力时,悲剧就会开始。人变成了生产机器”。
这样我回到比喻:君王——经文说——“他派遣他的仆人叫被请者来参加婚宴,但这些人不愿意来”(3节)。这就是历史的戏剧性之处:对天主说“不”。但为什么人们拒绝他的邀请呢?也许这是一次鸿门宴?
意味着我们没有处于行动主义的陷阱中,而给上主留有时间,来聆听他的话语。福音给我们正确的劝告是,不要忽略内在生命的油,“灵魂的油”,备好我们的油极为重要。
教宗指出,福音是圣方济各生活的中心,他将福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邀请当时的基督徒亟须重返“基督信仰和领洗的承诺,在各项选择中由上主的圣言来引领”。
他以生动的文笔,富于说理的分析,利用自然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方面的最新发现,来证明最高智慧———天主的存在。也就是对人生最根本的终极问题的追求,必然需要信仰来给出终极的回答。
接着在想,如果按岳父70岁去世来计算,我在世界停留的期限只剩下7年!我越想越觉得有点可怕,60多岁了,究竟为荣主救灵做了些什么事情?辜负天主的深恩厚爱有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