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随着圣方济各·沙勿略来到这个泱泱大国的,是利玛窦神父等一批福传者。他们寻找适应时代与地域文化的福传之路,把信仰的芥子,播种在这片土地上。
如需暂离职守,至某地略行休息,就该记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实行司铎的生活,在人前葆有馨香的德表;不可因此而放弃应有的端庄稳重,即便在有益的消遣游戏中,仍宜善尽神业方面的本分。
下面对几位大科学家的成就略提一二,便可看出他们的虔诚信仰,有的甚至连他们的成就,都说成是神的推动或启示。牛顿是19世纪的大科学家,是推动科学发展不可少的微积分的发明人。
(《徐汇纪略》)在创办孤儿院的同时,还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厂,先后设置有木工部、五金部、印刷所、照相馆、画馆、中西鞋作等。由中外神职人员传授技艺,组织生产,产品对外销售,藉以自养。
注释:[1]参阅:圣额我略.纳齐盎,〈道理〉(Discorso)45。[2]参阅:同上。(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身印耶稣五伤的玛德·罗宾曾说:“每个人生都是一座加尔瓦略山(耶稣被钉死的山上),每一心灵都是一个革责玛尼山园(耶稣受难前祈祷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每人都该默默喝自己生活的苦杯。”
圣体会分四组:旨在培训新教友的圣依纳爵会;旨在帮助成人教育与孤儿洗礼的护理天神会;旨在照顾病人和埋葬死人的圣若瑟会;及旨在归化非基督徒而成立的圣方济各沙勿略会。
信德年的宠恩西安教区信德年活动还有很多:为照顾不能参与长期培育的教友,教区在2012年11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厄玛乌使徒培训班;先后派遣传道员赴山东济南、甘肃天水、平凉和陕西三原教区,举办圣经福传学习班;
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不就是真正的感觉到:当他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路24:32)即当我们读圣经时就是与天主相遇,天主在向我们说话;我们便能从圣经中得到天主的启示。
换句话说,天主不愿意济贫式的救赎,而更愿意与人同行,并肩前进,沿途指引,提纲挈领,开发思维,自力更生的协作式救赎,这正是厄玛乌二徒的救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