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在场的全体与会者表达关怀之情,祈求“施予各种安慰的天主”(格后一3)“安慰因战争而失去亲人的人、在身心上留下战争创伤的人,以及被迫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的人,他们冒着风险到遥远的他乡寻找一个更具人性的未来
这条道路由神学对话机构组建,使我们能够思索共同的传统,从而建设共融的未来,本著诚实的态度探讨并尊重仍使我们分离的问题。除了这两条路,我们还愿意加上第三条,即先知性道路。
李山主教讲道李主教在弥撒讲道中对神父们20年来的付出和成绩给予了肯定,针对未来指出了方向,他说:“作为神父,1、要成为天使,做好三项工作——保护教友,治愈创伤,传扬福音。
我们需要恢复对自己、对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从许多恐惧、控制我们的恶习、许多封闭、依赖和依恋中获得康复。这些依恋包括:赌博、金钱、电视、手机和别人的判断。
教宗最后总结道,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乃是《玛窦福音》中谈到的真福八端;基督徒最安全的所在是在天主因爱而受伤的手里;基督徒的希望和未来则寄托在另一边的河岸上,但我们要紧紧抓住绳索才是。
澳门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然后有一些项目,例如研究英语或信息技术,「对未来没有太多思考,而是通过专注于精神和人类教育来充分利用当前」,以对抗流行病「主要是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70%人口稀少的地区,即使仅在去年的穆斯林中间,就有25,000
谈到未来的奉献生活能从灵修史汲取哪些教导,莱库修女认为,“修道生活始终都是将自己放在一旁。进入沙漠的圣安当是这方面的典范,身处边缘即是在中心。
最后,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地底下河流」的图像表达他对未来的期许。他说,需要令地底下的关怀团结之河浮现出来,青年、女人、男人,应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他们自己的历史的建造者。
教宗说,“与穷人分享意味着我们彼此得到充实,如果存在阻止他们梦想未来的病态社会结构,我们就必须共同努力治愈它们,改变它们”。将边缘地区置于中心则意味着将基督作为我们生命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