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灵修实用建议:如何束腰点灯?每天早上祈祷:主,我今天为你活着。晚上省察:我今天若见主,我是否能坦然无惧?把自己的一部分财富、时间、精力“变卖”给爱德,用来服务穷人、病人、边缘群体。
这提醒我们,要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属灵的纯洁。圣保禄曾劝勉格林多人:“你们原是洁净的,应远离偶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诱惑如影随形,我们更需要时刻警醒,远离罪恶,持守心灵的圣洁。
他信仰坚定,曾担任中学英语、地理、历史教师,直至1982年52岁晋铎,开启了他神圣的牧灵生涯。因其亲和的态度、渊博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广受教友爱戴。
二、手机带来的“灵性冷漠”天主教灵修传统强调“临在”(Presence)——对他人的临在,对天主的临在。当手机成为生活主角,人便失去了当下的敏感度。
田神父还非常注重教友灵修及整体素质的培养。他说:我们不怕教友少,就怕素质低,教友素质高了,我们的队伍会很快壮大,反之,就算人数再多,也会渐渐散去,以致消亡。
4、只要可行,我们要把教区物质财产的管理交给一些有能力且有福传使命的教友们组成的委员会来负责,这样我们就不再被行政管理所累,而能够集中精力于牧灵和福传工作。(玛10:8;宗6:1-7)。
在学习圣经、福传、信仰园地等方面,做得也很好,这对正确引导教友们是很重要的,对教友们信仰和灵修的提升都有很好的帮助。凡认真阅读“信德”的教友,对他们这部分人做起牧灵工作来,我感觉到要轻松许多。
一、行善的目的首先是光荣天主向来,我们教会的灵修书籍、神父的讲道中“立功劳”的劝勉非常多。似乎天堂上论功行赏形同人间“一分功劳,一分赏报”的主张。
如今西柳林堂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堂区设有牧灵中心服务中心和礼仪中心。牧灵中心包括:培训班、慕道班、要理班、圣经班、福传组、青年组、祈祷组、板报组、资料组、陈列组、阅览室、方济会。
据美国圣若翰会院克拉森院牧(AbbotJohnKlassen,OSB)介绍,凯利院牧在其任期间开始了与玛利诺会合作在圣若翰大学接受中国神父、修士、修女和平信徒留学生,为其提供学习圣经、礼仪、牧灵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