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贯彻梵二的理想,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必须坦诚,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正在踯躅不前。天主教会在这关键时刻,能沉缓一下并好好回顾当年在大公会议时圣神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渐长,自然而然内心有股力量,分辨正邪善恶,在十几岁的年少时期,寻找理想,又情归何处……当时,60年代,梵二以后,每主日堂区有尔国临格单张,载有中文弥撒读经,对我影响极大;上主的话是我步履前的明灯
在此我要诚心感谢所有以不同方式维护团结互爱的人士,谨愿他们能贯彻始终,抱着人道和福音的精神和理想,关怀我们这些兄弟姊妹。3.我亦鼓励一切致力使所有精神病患者得到应有照顾的人。
同时,由于下任教宗毫无疑问会在这篇通谕加入与别不同的优次和风格,这将会反映教宗本笃所提出的改革理想,就是在延续教会传统中作出创新。
事实上,在教宗本笃十六世登机的弥撒中,便用了这名言表白他的理想:「主持」普世教会在爱德上的共融。为此,方济各一世继续说:「让我们彼此祈祷,为普世祈祷,使我们兄友弟爱。」
一个修道者,为了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中深造学习,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是天主教的。一个十岁的小孩,为了逃避进教堂拜十分钟的圣体,而很轻松地否认自己的信仰。
任何高超的理想、宏伟的计划,都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要妄想一步登天的飞跃,一蹴而就的成功。
祂不仅仅是智慧的导师,祂不是我们期望达到却知道永难达到的理想。祂是将帐篷搭在我们中间的生命和历史的意义。3.牧人是最先看到这个帐篷,接收宣报耶稣诞生消息的人。
在空空的房间里默祷的时候,以再生的激情去追逐理想的彼岸,有主的提携,自己感觉自己成智慧的牧者,自己放牧着自己灵性的生命。沉默是金,而独自默想则能叩开成圣的门。
但每个人所渴望的内在生活却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出生与死亡、爱情与婚姻、家庭与子女;希望与信心、渴望与信赖、理想与信念,这些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很真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