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每个基督徒都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洞悉、探索天主的旨意,并勉励笃行之,因为即使耶稣在死时,也在追求、学习着服从(希5:8)。祈祷和敬拜都要连同耶稣,生活也要连同耶稣,我们是和他一起走向天父。
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天国子民去关心,去研究,去探索,设法找到一条教会复兴的道路。近来,笔者反复阅读了《宗徒大事录》,从中受到些许启示。宗徒时代的初期教会,可谓是天主教历史上最为兴盛,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幼年的伯尔纳德追求和探索信仰,她选择放弃继承父母的遗产,并加入了小姐妹友爱会。该会于1939年在撒哈拉沙漠成立,总会院设在罗马。姐妹们在人群中过着默观的生活,确切说效法耶稣在纳匝肋的工人生活。
当时翁神父创立的“整合年”项目("integrationyear"program)为修道人深入探索自身及传教圣召提供了绝佳机会。这些经验也影响及助力了“中国修院教师和陶成者项目”。
你要默想细嚼每一字一句,探索它的意义。《犁痕》正如《道路》,这本书是针对整个基督徒这个人──他的肉体及灵魂,他的本性及圣宠——不仅是为着他的思维而写的。
只能说,不论城乡教会和教徒,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都处在探索的过程中。
既是一篇中西对话的论文,自然而然会谈到中国文化,赖神父希望教会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文化当中,去探索它优质的可能性、神圣的可能性。
在圣傅天娜修女──我们世代谦卑的慈悲使徒的祈祷中,你们可以寻找灵感: 「主啊,请救助我, 使我的眼目慈悲,绝不凭外表去怀疑或判断,却在近人的灵魂中探索它们的美和成为他们的援助; …&
于是金仰科就靠看这本书打发时间,没想到,就在这本书里他发现了生命的根源——天主,并把他带进了探索真理的道路。
在工作上,刘炎新神父非常信任我们教友,当我们大家有建议和想法时,刘神父都会鼓励、肯定和支持我们去尝试,有时他只给我们指个方向,然后给我们机会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