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致和主教等为信仰、社会正义,为弱小者妇孺牺牲性命,这些饥渴慕义者(玛5:6)是用鲜血洗净了自己,已经加入了天上圣者的行列。
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贪欲而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因此保罗如此说: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区,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天主教的致命圣人们,是一群为见证信仰者,以和平的方式,甘愿犠牲性命,以慷慨赴义的精神,这些殉道群英和人肉炸弹是完全是不同性质的教会初期并没有明确规范封圣的程序,由1234年起,列品权力便保留给教宗。
耶稣说:“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12)这就是基督的使命——守护羊群的平安,寻找肥美的牧场,凡父交给祂的羊一个也不丧亡。
最著名的护生诗莫过于白居易一首七绝:“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真乃苦口婆心,柔肠百结。
为此“求祢赐给祢的仆人一颗慧心,可统治祢的百姓,判断善恶……”上主高兴地对他说:“因为你求了这件事,而没有为你自己求长寿,也没有为你自己求富贵,也没有要求你敌人的性命,单单为你自己求了智慧,为能辨明正义
你再不改写,我还要再夺你一个儿子的性命。”范仲淹态度依旧强硬,人生在世决不能昧心说谎,应守真不变,屈服邪恶岂不枉为人生!范仲淹再次回绝。不久,他的二儿子范纯仁果真染疾,辗转病榻。
1933年5月下旬,日军侵占卢龙,1944年2月3日,日军强占了永平主教府,刘世杰主教也被日军掳走关押在潍县集中营,苏百勤与修士们遭到了日军的拘禁,性命一度处于生死边缘,他与众修士们在全心依赖天主的祈祷中度过了劫难
从宗教学的角度说,对天地、理气、性命的思考,都是超越于世俗层面的宗教性思考,而儒家还把这些思考(儒学),用礼乐(儒教)的方式做出来,无论如何是在生活上扮演了宗教角色。
……他为了承担大众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于死亡,被列于罪犯之中。”(依53:3-12)第三,善牧是不是一种职业,而是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