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2月6日在梵蒂冈接见了在罗马学习访问的古东方正教会的年轻司铎和隐修士。
进一步而言,正是那像电流一样从先知言谈和行动中迸发的活力,促使这位讲道者提议将厄里亚作为其默想的参考。塞孔丁神父说:厄里亚是一位旅途先知,在履行自己的使命时走过天南地北。
每位基督信徒和整个公民社会都有义务证明,“青年们”在富有繁殖力的爱中“渴望生育子女”,好给自己的社会带来前途:“这是个希望的问题,它有赖于希望,也带来希望”(同上)。
南岗子天主堂迎来了北京神哲学院的牛宁和闫威两位修生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圣召之路。 牛宁修生从三方面讲述了对圣召的感悟:首先是坚持,其次是信念,最后是选择。
面对人类的各种需要,不同的修会以自己的特恩(charism)用具体的行动来注意与响应。这是极宝贵的传统。
在18日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良十四世从耶稣治愈瘫子的事迹出发,勉励众人始终要转向耶稣,承认自己渴望得到治愈,并接受新生命。
信函写道:「你们也希望天主慈悲的各个层面,包括社会层面均能得以彰显。教宗鼓励你们继续走这条道路,以获得慈悲的勇气。这条路不但将引领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领受慈悲,也会使你们亲近身处困境的人。
泰泽第41届欧洲聚会(梵蒂冈新闻网)在一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信函中,教宗勉励泰泽青年接受「好客之道的挑战」,邀请他们「对上主和天主圣言敞开心门,促进「相遇的文化」,互相接纳,「尊重彼此的差异」
我们希望从各个不同的途径,帮助信友提高自己对仁慈的三位一体天主的依赖之情,分享祂的共融之爱;更新对慈母圣教会的认识,尽可能地与普世教会合而为一;并努力认清自己的使命,以言以行做天主福音的传人。
(依九1)读经一的这个预言在福音中实现了:事实上,当牧羊人在自己的地方守夜时,「上主的光耀环照著他们」(路二9)。大地黑夜之际,天空出现一道光芒。这道在黑暗中出现的光芒,意味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