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真心而简单的有礼举止有助于创出一个分享生命及尊重周遭环境的文化。(第224段)另一方面,谁若不能与自己和好,便无法培养出节制的和满意的生活。
这包括推展天主教信念中的普世教会,以及与贫弱者和不同文化群体搭建桥梁,促进相互了解与和谐。
她的人格、精神力量,以及纯粹的心灵,早就超越了任何文化属性和人性的存在,她是全世界所有爱与美的化身,更是善良与光明的化身,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信德网编辑)
这是纯粹的异教徒文化。基督徒圣召并非晋级,也不是升迁,不是!是其他东西。
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地方教会的开端,神职人员和教友的培训,教育与社会服务,包括保护少数民族;在文化与科学界,有不少杰出会士,包括语言专家,植物家(其中一个发现香港紫荆树),建筑师等等。
这些关系产生博爱、包容、欣赏对方的文化。良善是简单的,并要求我们做不害怕微笑的、简单的人。嘉禄弟兄用他的微笑和单纯为福音作见证。绝不是通过劝人改变宗教归属,绝不是,是通过见证。
不同的哲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无论一个理论多么玄妙,多么复杂,然而,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做人的中心是什么?”做人的中心,也就是“做人的信仰”。
这里的环境比较闭塞,教友们的文化相对落后,对天主的认识也只是从来自祖辈们的口头传承。当中国大地到处掀起学圣经、传福音的热潮时,这里的教友们还在等着神父打电话叫他们进堂赶大瞻礼。
但宗教在美国社会、文化中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而且它还影响着外交政策的辩论。在旅居海外的许多年中,时常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国家这种说法感到惊讶。但是,有大量的证据显示,事实确是如此。
也正是从这第一个五旬节开始,教会先后历经了罗马的迫害、欧洲的黑暗时代、黑死病灾害、反教宗风潮、教会的分裂改革、启蒙运动、纳粹文化、战争…..尽管如此,圣神都始终柔韧强大地支持着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