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坎坷不颓废,遇泥泞不灰心,时时处处都秉持一颗宽恕包容之心,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快乐。
每遇四大瞻礼,他都要披星戴月奔赴各地做弥撒送圣体,有时一天要做七八台弥撒。在他任职期间,先后盖起两座教堂,由他劝化领洗的慕道者有700多人。
凡遇似是而非的难解之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找老父,像家庭矛盾、夫妻不和等等。老父对有求于他的人从未有“我很忙”这样的托辞。老人之间流传着他的绰号:“老圣人”。
不过他遇到了与这个故事同样的问题,不知如何是好。“但有一件事,愿上主宽赦你的仆人:就是当我的主上进入黎孟庙宇叩拜时,常是搀扶着我的手,这样我也得随他在黎孟庙宇参拜。
但是,在海外个人购买和运送医疗物品到中国遇到了一些限制和困难。
有一年寒冬,他在法国高卢一个城门口遇到了一名赤身露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乞丐。玛尔定立即动了怜悯之心。因为没有其他衣物,玛尔定随即将其身上袍子用剑割下一半赠予这名乞丐。
去年圣诞节,在汉中的一个堂口,遇上了一支由山西教友组成的福传小分队,他们的福传精神让人感动与震撼;他们福传热火,让人的心灵感到炙热。教会有这样的福传者也真让人感到由衷欣慰。
在若望福音第四章,耶稣遇见了一位撒玛黎雅妇人,跟她说他愿给予她一些“活水”。她回答说:“先生,请给我这水吧!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来这里汲水”(若4:15)。
十六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大陆的传教事业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不能不马上解决,但他们没有所需要的经验,来拟定应行的方针。传教士们的心火常是热的,为使中国人接受基督的信仰,该做什么时常萦绕在他们心头。
异域传道逢逆阻,他乡说法遇寒风。但凭圣意行千里,笑看繁花映碧空。福音践途志廿载韶光一瞬悠,福音播撒踏九州。每临教会传真道,常向圣台解善由。首念天主恩似海,再怀恩师导如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