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推行的「新福传」必须不仅仅是振兴早期年代的护教理论,因为当时教会有较多的社会及道德资本可以使用。如今,文化大环境已发生根本的变化,教会也是如此。
明白道理、懂得灵修理论的人们,往往自以为高明,其实最易忽略的便是知识不等于行为。切记!知识是有益的,它能丰富自己、抬高自己,同时也能陷害自己。
他们需要的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福传经验、方法和技巧;他们需要解决的是在福传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和难点;他们需要的是一些确能启迪大家投身福传的理论指导性文章。
1265-1308真福司高德(DunsScotus)首倡圣母无染原罪的神学理论。1269三钟经Angelus变成通俗的敬礼。1274第二届里昂(Lyons)大公会议宣示天主圣子由终身童贞玛利亚诞生。
德日进对奥米加的信念究竟是一套空泛理论或是有可能实践的全球方案,这是需要心仪德日进的后学一起全力达成的。
这种理论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婚姻时,情形虽略有不同,但大体上是一样的。有些很强烈的情感,如爱和忠诚,会因环境影响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情感是灵活多变的,亦可引到其他建设性的后面。
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中心范丽珠教授在闭幕总结时说:会议宣读和讨论的33篇论文,多数都是从利玛窦调适中西文化智慧作为神学理论、宗教历史以及教会在历史及当前实践的起点,也讨论了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对话问题
她给教会做点奉献,他们就说她是败家子儿,还撺掇她的丈夫跟她过不去,臧凤英说:当时我真想和他们理论,可那样的话就得吵架,四方邻居听见会很不好,我只好忍耐,可我发现,我越忍耐,他们就越来劲,越强势,就好像我犯了什么大错
当基督徒爱天主和教会时,这样的家庭善表自然而然地将爱德精神传给孩子,使孩子在成长中逐渐懂得爱不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理论、一种模式,更是一种实践、一种作为、一种行动,一种贯穿于基督徒生活中的态度、意向、需求
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1991年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思神父提出了“全球伦理”学说理论。在国际上,广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