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的最多的是苦:十字架、马槽、贫穷,为什么不多讲耶稣的复活,升天、平安、快乐、永生,天堂的无限美好!这些不都是人们追求的吗?这也不正是耶稣救赎人类的根本目的吗?
(玛10:39)让我们先来看耶稣失去了什么:首先,他失去了天主的荣耀,成为奴仆的形象,卑微地降生在马槽里;(斐2:6-8)后来他还失去亲情、友情、失去人格和神格的尊严、连睡觉的地方也失去;还失去了里衣和外衣
玛利亚的谦逊是她相信了上主的话,并率先屈膝跪在马槽前朝拜她怀胎的成果;义人若瑟的谦逊则是他有信德的勇气,宁愿顺从天主,而不顾自己的声名;清寒平庸的牧羊人的谦逊是他们接纳天使的宣报,赶紧奔赴山洞,找到刚诞生的婴儿
耶稣诞生在一个马槽中,因为正如福音告诉我们的,“在旅店里没有了他们的位置”(路2:7)。今天我们众人好像税吏,我们不敢举目向天,或者愿意低下头来,尝试,或者要尝试因为我们的罪而感到羞愧。
我们按照哲理生活,沉溺在俗务缠身的生活当中,它们完全将我们淹没幷将我们带到远离马槽之处。
若瑟如何的陪伴玛利亚到白冷,在马槽旁守护着她生下婴孩耶稣,既关心贴切,又得当合理,对圣母既爱又尊重,毫无失礼之处。
当小车缓缓地经过我们眼前时,我赶紧举起手中的相机,快速按动快门,同时也听到各种语言的呼喊声、鼓掌声、人群又一次沸腾了……再后来,我们依次参观了圣母雪地大殿,内有耶稣圣诞马槽的真木
平安中,圣婴在马槽里奥妙地降诞,娇嫩似花的圣婴,圣母抱起细看。她谦恭地第一次用双手抱圣子在胸怀,然后屈膝朝拜,默祷中一夜泪不停。【附注】1.牧岫:牧放牛羊的山间洞穴,这里指耶稣诞生在内的牧棚或马棚。
从耶稣的马槽的降生;耶稣十二龄讲道;耶稣受洗并受试探;耶稣的三年传教生活;直到耶稣受难被钉十字架。正如经上所言:耶稣"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
每次外出朝圣,组织者均为大家准备各种圣物(如念珠、马槽等)、圣书、朝圣歌集、绢花、衣服等礼品作为朝圣团在朝圣沿中赠予各堂区或修院,遇到贫困地区教友们学主动筹款捐赠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