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宗与宗主教的互动方面,隆巴尔迪神父表示:「我们越是相遇、相爱,就越走向合一。教宗方济各在短暂的牧职期间,已与宗主教进行了四次会晤。这个事实表现出双方志同道合,非常强烈地渴望同行。」
为期三天的下会,韩艳、沈春梅二位修女从基督徒的信德生活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层分次,浅显易懂,引领教友们从心灵深处感悟、体验天主的爱;谆谆善诱教友们,如何更好地参与弥撒圣祭,在基督内相爱共融的生活。
大家彼此相爱,承认每个人的尊严,没有一个人被排除”。正是无偿的爱“使我们向慈悲天主的惊喜敞开心怀,摆脱贪婪、获得自由”。正是无偿的爱使“智者和教师具备美德”,在施教中“不操控也不将功劳归于自己”。
婚后的生活归于柴米油盐,夫妇两人产生疲劳,彼此感到厌倦。遭到背叛、深感受伤的妻子呜咽着说:“我再也无法相信他了。”而先生永远都在抱怨和愤愤不平:“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这场纷争何时才能停止呢?
讲述的是未来的妻子与未来的丈夫之间对爱的彼此承诺。我未来的丈夫:上苍造就了你,你就有被爱的权利。我真诚地爱着你,想你,想你,终身爱你。
基督在与他的宗徒们临别时亲口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以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4—35)。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重温夫妻间婚配的诺言:从今天开始直到永远,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首先应注视人,尤其引导人去发现活出相爱生活的尊严,向相遇开放。为能帮助青年去发现圆满生命,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让青年在表达自己的创意时能发现生命最美好的价值。
农村有的地方存在着换亲现象,大都给家庭带来不幸,因为不是相爱结婚,都是父母作主,所以谈不上幸福。有的吵嘴打骂,有的糟踏东西,有的离家走出,有的精神崩溃。这几种现象都是出在教友家庭,令人痛心!
在《人类生命》通谕中强调了生命的传递是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的,是真诚相爱的一项举动,人应该尊重自然秩序。同时也强调了对深切责任感的提倡。这是一种自由的选择,是准备好做父母的负责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