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悔改需服从天主的引导,而不是凭己意行动。小组讨论建议: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常像以色列子民那样,只因眼前困难就怀疑天主的计划?梅瑟的代祷给我们什么榜样?在为人代祷时我们应持什么心态?
这是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行动:铜蛇本是灾祸的形象,却成了拯救的工具;是天主要百姓以信德望向祂的医治。
答:这些是外在的标记,象征信仰应深入人的行动(手)、思想(额)和日常生活的场所(门框)。这不仅是文字的记号,更是行为的见证。四、恩赐中的警惕与感恩问7:天主为何提醒百姓在得享美地后,不要忘记祂?
这项欢呼本身构成一项仪式或行动,参礼会众藉此迎接那位即将在福音中向他们发言的主,并以歌咏宣认他们的信德。大家站立咏唱福音前欢呼,可由歌咏团或唱经员领唱,若有需要,亦可重复咏唱。
答:每日祈祷中向天主感恩;在成就中承认天主的带领;每主日参与感恩祭(弥撒),这是最高的感恩行动;常省察自己是否仍心怀敬畏。六、背叛天主的后果问11:若以色列人忘记上主,转向异神,会有什么后果?
这象征着信仰必须进入人的行动(手)与思想(额),并影响家庭与社会生活(门框、门扇)。
自从领洗后,我们基督徒就是生活天主的生命,就是在天主内生活和行动。通过圣体圣事,我们更明显地明白我们基督徒的生命特点:天主在我们内,我们在天主内;天国在人间,人间开始天国;永生降来今生,今生开始永生!
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答:阿孟子民不仅压迫基肋阿得,也越过约但攻击犹大、本雅明和厄弗辣因支派的土地,显示局势极其紧迫,以民陷入极大的困苦与恐惧中。问10:以色列人有什么反应?结局如何铺垫?
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意向或意图:为什么他/她们的那样思考、行动与讲述。谨记故事中的人物常常与故事中另外的人物是相联系的。强调那些标志性的词语。读经员可以通过改变声调、语气与口吻来对经文中的人物进行刻画。
(#20)《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PO1.一些概念需求(取自将范华修女的讲义稿)定义:(1)由于身体组织的匮乏如饥渴而产生的行动倾向或是(2)寻找实践天生自然潜能如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