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特别强调了两个教会在大公合一对话上取得的成果,称合一运动从来不是一种贫瘠,却常是一份富饶。韦尔比总主教则勉励两个教会一起将福音带给众人,尤其是受苦的人。教宗的讲话着重於祈祷、见证和使命。
教宗指出:祈祷不是求助於一个理想世界,也不是躲进一种虚假、自私的平静感觉中。相反地,祈祷就是搏斗,让圣神在我们内祈祷。圣神教我们祈祷、带领我们祈祷、帮助我们以子女的身份祈祷。
参与型社会不是一个乌托邦。圣座社会科学院的大会总结文件谈及参与、社会与文化融入、对抗排斥等问题,强调我们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或标准化程式来实现个人或团体融入社会的目标。
爸爸就像变了一个人,不是主日都去教堂,没事在家的时候也开始翻看家里的圣书、跪着念经祈祷。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天主这次是真的来到了他的心中。期待爸爸新生命的开始。
教宗从主日福音谈起,论及我们与耶稣的关系和我们的见证,指出使徒传教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与耶稣的关系远胜於其他任何关系;传教士不是传播自己,而是传播耶稣,藉着祂传播天父的爱。
因此,给予我们希望的不是想法或技术,而是圣母的面容,她是洪水中的安全方舟。为此,教宗勉励众人每天向圣母寻求庇护,邀请她进入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生活。
然而,光是敬爱天主仍有所不足,还要关爱近人,因为我们为基督作出见证、持续服务,不是为了自己的益处,而是为了别人。教宗鼓励在场众人与其他司铎、修女、平信徒团结合作,稳固地紮根於爱我们、支持我们的天主。
原来,天主的召叫就是一份特殊的恩赐,诚如基督所言: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你们(若15章:16节),神父不断勉励大家,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周遭的人,因为每一个困难或事件或人物的出现,非但不是阻碍我们回应圣召的绊脚石
孩子,人生的绝顶聪明,不是机智答题而是从容接纳。你呀,要么光明磊落地赢,要么心悦诚服地输。考好考坏,妈妈都等你回家吃饭!孩子,努力了拼搏了,剩下的就是听命了。
把耶稣赶出城外的不是民众,而是那群野狗。他们不再辩论,只是呐喊。耶稣保持沉默。人们领祂到了山崖上,要把祂推下去。福音最后如此说:‘祂却由他们中间过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