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情理兼顾,我的感情大过我的理性。我的心载不下我的情。我每次离开大陆都舍不得,人的名字我可能记不得,以后可能见不到,但是就是舍不得。
他如是说:当今世界上,许多人认为科学的世界观和理性的世界观是不可能共存的,就像磁铁的两极同性相斥一样。但经调查,其实并非如此,在一次“民意测验表明,90%的美国人承认他们在某种程度相信上帝。”
这个过程,既是对超越神圣的接受过程,也是我们人理性和经验的接受和消化过程。信仰就是生命,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所以,所有的“吃膨大剂”,或者急速培训,都会给信仰生命留下后遗症。
在一个忽视逻辑和缺少理性思考的环境中,人们普遍会随大流,或者认为“长上就是真理”。其实,每个人都是人,而不是天主(神)。我们需要有探索真理的精神;我们也需要直接面对事实的诚实勇毅。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自中国开始接受现代化以来,所谓现代性,说穿还是在基督文化的范畴内,只是她的衍生物而已,不管大家从理性或自尊方面是否接受,我们通用的审美和批评标准,其实是从基督文化中来的,而且早就成了主流
理性主义者也曾试图以理智克服对死的恐惧,用生的意义替换死的无知。斯宾诺莎更指出:自由人,亦即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不受畏死的恐惧情绪所支配,而直接地要求善。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将不断提升,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也会更加客观和理性。
在当今我们这个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被冠以一个理性的解释,却忽视了不可知的世界。耶稣的12位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门徒中,没有智商超群或者魅力出众的伟人。
在南昌,利玛窦不但向人介绍西方的人文科学,使人了解西方的理性精神,并在建安王的帮助下印行《舆地全图》,让国人大开眼界,更运用儒家的思想,表明基督信仰符合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人要情理兼顾,我的感情大过我的理性。我的心载不下我的情。我每次离开大陆都舍不得,每次给神父、修女、教友们讲课我都觉得相聚不是偶然,我感到那些修女就是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