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在该堂主保圣方济各沙勿略的纪念日,苏州教区为主教公署暨苏州工业园区天主堂举行隆重祝圣礼仪。
灵修意义:强调“随时准备”,象征人子再来时间的不确定性,呼吁教友勿懈怠,常怀信德与警醒的德行。第39-40节「家主如果知道贼什么时候要来,他必要醒着,决不让房屋被挖穿。
“问候人”在东方文化中常是冗长礼仪,耶稣要求他们专注于使命,勿被琐事拖延。灵修意义传教士应活出神贫的精神(参玛5:3),不依赖物质,而依靠天主的照料(《福音的喜乐》#20)。
在〖耶稣赴宴〗一文中,作者认为耶稣并不责怪玛尔大的殷勤招待,尽地主之谊,他只提醒她勿本末颠倒,宴会不只是“宴”,更是“会”,不是主人的表演,不是佳宴美酒的张罗铺排,是友谊的交流,是生命的分享,是聆听,是关怀
尽管我们总是要抵抗同样的错失和罪过,要紧的是,我们要警觉,勿使我们的灵魂变得好似脱缰的野马;也要注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满足于现状。
所以,亲爱的诸位,我们固宜随时随地实行爱德的工夫,但在此四旬时期,更要勤行勿怠。这样,凡切望以圣洁的身心、迎接主的逾越节的信友,更该努力获得这项恩宠:因为爱德包含着一切美德,并能遮盖许多罪过。
2006年上海教区举办圣方济各沙勿略诞辰500周年福传研讨会,在现场有人问李天纲教授当前社会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李教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在今天已不具备主流性质。
唐山的谢文坤夫妇2004年李保富又在献县教区成立了圣方济各沙勿略男善会,其神恩也是福传、服务。至今,这两个善会在东北,陕西,河北唐山、承德、邯郸等市,浙江宁波都有了分会,山西、邢台、安徽也有了望会生。
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在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次日埋葬,丧礼完毕的刹那,一位名叫路加的中国青年修士卧病不起,跟着又一位比籍神父方济各沙勿略也感不适,不到24小时相继逝世,实堪浩叹!更因其他的修士没有一个不给病魔所缠扰,而对亡者竟未能照规成殓埋葬。